離歌
“啪”的一聲剝開鹽水鹵花生的皮,花生煮的很輕,還有泥土的青味,就是這一顆顆花生,唱過多少次我和娘的離歌。
屋外傳來鍋鏟扒鍋時金屬摩擦的聲音,傳來各家各戶那個辛勞女人的吆喝聲“賴子回來吃飯!”“墩子回家吃飯嘍!”有狗吠深巷,有雞犬相聞。
也有我們家。三人面對著坐在桌前,我還是和以前的每一天一樣,用手摳著不知道多少年的,早已油漬滿滿木質餐桌上的那個小坑,就是那個坑讓我天天放不平自己的那一碗飯。娘仨捧起碗來,似乎這頓飯注定要在寧靜中度過。直到娘將手在圍裙上抹了抹,把放涼了的藥倒進碗里,手指粗糙關節突出但是干干凈凈。“咱娘倆給這茬花生收完,娘就去城里找點工做。你到時候好好看家,別忘了給菜園里那點菜澆水薅草,你奶身體不好,別叫你奶勞累,記著給你奶熬藥。”我輕輕地把碗放在小坑上 。“嗯。”看著娘粗糙的手,我盡力讓自己顯得平靜。我也想像別人家的小姑娘一樣哭鬧撒嬌,也想不讓自己娘出去。唉,看著端著藥碗的奶奶,娘不容易,自己就別添亂了吧。
“把這茬花生收完”,我心里默默盤算著,也就四天時間了。
第一天,聽到的是花生的根從土里被拽斷時發出的噗噗呻吟。
第二天,聽到的是掉在地上的花生被一個一個地撿起,扔在編織袋里嘩啦嘩啦的低泣。
第三天,聽到的是花生磕在簸箕上的噼啪響聲和女人們高亢的笑聲,談論八卦時的洪亮嗓門。
第四天,我盡一切可能,想把打花生的速度降慢降慢再降慢,可是最后一棵花生打在簸箕上的時刻還是來了。這是離歌最后的一個音節。
娘上車前,完全沒有一個母親要離開自己女兒時的不舍,臉上全是一個勤勞結實而淳樸的婦女的安靜和生活帶給她的鎮定。我手里拎著一兜花生,淚珠啪的一聲就砸在了袋子上,娘扭過來,看了一眼我的臉,接過花生“哭啥,娘就是收完地出去幾天。”腳步堅定地踏上車,娘便坐在了最靠里的座位上,直到這時,我才看見娘輕輕地抹了抹眼。
“出去幾天”,這幾天可叫一個盼娘心切的姑娘好等了,門一響發現來的只是呼呼的風,燈一亮發現只是路人的手燈,我只能發奮的學習,娘在外面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能讓我上學。
此后的每一年,看見愈發飽滿的花生,我就知道娘要回來了。
當紅色的錄取通知書送到我手上的時候,我竟不知如何是好,我知道 ,娘掙的錢,緊緊巴巴的夠奶奶看病,我心里對這份通知書的愛越深沉,娘這些年來的辛勞也在我心中越清晰。我又一次的摳著桌上的小坑看著娘的臉,看著幾年前還沒有的皺紋。不能再讓娘勞累了,我把那個鮮紅的通知書扔進了垃圾堆,又忍不住撿了回來,當我把那個小本子藏在床底時我以為這輩子都會和它無緣了。直到娘突然把這紅色的本子放在我面前,仍然保持她所有鎮定,“錢不夠,咱借。”
“娘,我不想去了,我都這么大了,早就能去打工了。”家里很安靜,除了我摳桌子的聲音,再沒有別的聲音。
娘搖搖頭,走出了家門。一天過去了,娘披著夜色,手里攥著一本嶄新的存折,“妮,咱好好上學吧,現在政策好了,學費不夠可以貸款。妮,你趁著收花生前就動身吧,學校遠,別耽擱了。”
和娘走的時候一樣,天高高的。我仍是手里掂著兜花生,這花生仿佛是我的命我的魂,它是娘面朝黃土背朝天,汗滴八瓣結出來的果,是我和娘緊密的紐帶,一年又一年為我和娘唱著離歌。
看著車窗外的娘,我的娘,小的時候,她在我身后步步緊跟,后來我學會走了,然后我學會跑了,可她卻走得越來越慢了。當年那個面色紅潤的結實的婦女,忽然瘦小了許多,明天,以后還會更加蒼老。多少年我總是盼啊盼,盼著花生熟了娘回來,如今收花生的日子還沒到,可我卻要走了,娘也會這樣盼我吧。花生的綠苗還在地里,葉片圓圓的,風一吹,嘩啦嘩啦的唱著,它們又為我和娘唱起了離歌。
“麻屋子,紅帳子,里面住著個白胖子……”一年又一年的風吹綠了一年又一年的花生苗,一年又一年的兒歌,唱出了我和娘一年又一年的離歌。
趙芳麗老師評語:文章借助花生之口唱出了“我”與“娘”的母女情深,描寫細致入微,凸顯了一個農村母親的勤勞樸實,孩子的善良體貼。極具畫面感,多次場景的轉換成功地將讀者帶入到場景中,用平淡的語言,描寫出了深厚的情感。
上一篇:袁璟《離歌》敘事高中作文
下一篇:陳姿君《離歌》抒情高中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