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,中國經濟高速發展,這是每個中國人都應為之自豪的事。然而,擁有世界最多人口中國出現了‘中國式’現象。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,人們的道德素質卻出現了大問題,這是一件令人蒙羞的事,也是一件令人反思的事。我們必須加強思想教育,防止‘中國式’現象出現。
何為‘中國式’?所謂‘中國式’即中國一些不文明現象。例如湊夠一撮人便闖紅燈過馬路即為‘中國式’過馬路;孩子放學時,家長把學校圍得水泄不通即為‘中國式’接孩子,更不提其他一些‘中國式’現象。‘中國式’現象抹黑了我們中國人的形象,一些外國景點甚至不允許中國人進入。可見,‘中國式’影響至深了。
‘中國式’現象害己害人。就拿‘中國式’過馬路來說,行人不顧紅綠燈過馬路會把自己置于危險之中。對于車主來說,亦有可能沖撞了行人,但來不必要的損失。帶來的負面社會形象更是影響深重,關乎社會風氣。因此‘中國式’現象損人不利己‘’
‘中國式’現象政府已有管理不當的影子。‘中國式’現象行人不顧紅綠燈急切通行的背后,與缺乏安全意識、心態浮躁、自私觀念等不無關系,但通行區域規劃不科學、綠燈時間過短、人車關系處理失衡等現實問題的存在,往往也使人們按照紅綠燈劃定的時空難以順利過馬路,因此才有‘中國式’過馬路一說。其背后也有政府管理不當的一面。
‘中國式’現象影響國際形象。一些外國景拒絕中國人進入。是種族歧視嗎?不,不是。外國人不相信中國人的道德素質。也許只是隨手扔了一片垃圾,也許只是隨地吐了一口痰,但中國想挽回形象卻要付出幾倍努力。這是中國之哀。‘中國式’現象深深影響中國的國際形象。
因此,破解‘中國式’現象,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質題,還是一道社會管理題。如何協調社會關系、平衡各方利益,制定體現以人為本、公平正義等理念的社會規則,提升規則的科學性?如何在規則實施中一視同仁,對違規者依法進行懲處,提升規則的公信力?這不僅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與能力,也需要民意的參與和監督。人人行動起來,人人負起責來,共同遵守和捍衛良性規則,才能實現社會的和諧運作。
上一篇:方媛媛《“中國式”發展》高中作文
下一篇:趙志遠《“中國式”讓世界“心動”》高中作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