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! 這是一幅泣鬼神、壯山河的歷史畫面。
虎門銷煙是鴉片戰爭的序幕。不容否認,鴉片戰爭是英帝國主義發動的侵略中國的戰爭。這場戰爭完全是英國強行向中國推銷鴉片引起的。
鴉片是一種麻醉性毒品。它有著罪惡的魔力,它吞噬了中國人民的軀體,更掠走了中國大量的財富。鴉片的禍害,使白花花的銀子像流水一樣流進了外國人的腰包。當時,本來就貧窮的中國人,染上鴉片的癮,就如同毒蛇纏身,被害得賣兒賣女,傾家蕩產;國家連一些國民的基本費用都難以支付,外債累累,民不聊生。廣大勞動人民強烈要求清政府禁煙。
身為湖廣總督的林則徐,就是在這種情勢下,前往廣州禁煙的。
林則徐風塵仆仆趕到廣州,不辭辛勞,無私無畏,深入群眾,了解民情,與社會各界共商禁煙辦法,嚴令外國商人交出鴉片。由于中國軍民的共同斗爭,英美等國商人交出鴉片230多萬斤。于是,1839年6月3日,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銷毀鴉片。
看,這就是虎門銷煙的壯烈場面,那煙霧騰騰的石灰坑內,正在焚燒著外國人偷運來的鴉片。林則徐身著官服,氣宇軒昂,親臨現場,指揮若定,顯示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。那群情激憤、振臂高呼的人們,一個個揚眉吐氣,表現出不畏強暴的禁煙決心,那扛著、抬著鴉片向熊熊烈火投去的人們,個個怒形于色,表現出對鴉片的深惡痛絕和壓倒一切敵人的氣勢! 人們知道,鴉片給中國、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多大的災難啊! 多少人妻離子散、家破人亡;神州大地多少田園荒蕪。危害啊! 痛心啊! 為了民族生存,必須銷毀這些罪惡鴉片。這是戳穿侵略者罪惡陰謀和粉碎他們狼子野心的英雄壯舉;是中華民族不屈服于外來壓力、挺身崛起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光輝體現。
人民的大力支持,更堅定了林則徐的必勝信念,對偷販鴉片者的恨和對祖國對人民的愛,都凝聚在他那巍然屹立的高大身軀上。
那排列在海灘的一門門大炮,威風凜凜,嚴陣以待,帝國主義膽敢來犯,就給它以猛烈還擊。
中國軍民的不懈斗爭,短短二十多天,鴉片全部銷毀干凈,這給英美侵略者以沉重打擊,真是大快人心,人心大快!
虎門銷煙,以中國人民斗爭的勝利載入了光輝史冊! 林則徐偉大的英雄形象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!
(河南臨潁一考生)
【評點】
這是河南省中考的優秀答卷。試題如下:
文化館舉辦紀念鴉片戰爭一百五十周年的展覽會,讓你講解《虎門銷煙》這幅圖片,并為你提供了一些有關資料,作為理解畫面的參考。把你講解時要說的話寫下來,準備解說用。
要求: ①注意運用說明、敘述、議論、抒情多種表達方式。②不得寫成詩歌。③篇幅在500字左右。
圖284
參考資料: 鴉片戰爭是指1840至1842年英國發動的侵略中國的戰爭,這場戰爭是由英國強行向中國推銷鴉片引起的。鴉片是一種麻醉性毒品。18世紀中期以后,英國每年向中國偷運鴉片,一年曾多達3.5萬多箱,美國和沙俄也向中國偷運鴉片,掠奪了中國財富,毒害了中國人。中國人民強烈要求禁煙。于是,滿清政府派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,到廣州查禁鴉片。1839年3月,林則徐到達廣州,命令外國商人交出鴉片,由于中國軍民的共同斗爭,英美等國商人交出鴉片共約230多萬斤。6月3日,林則徐下令在虎門海灘銷毀鴉片,經過20多天,鴉片全部銷毀干凈。虎門銷煙,給英國侵略者以沉重打擊,表現了中國人民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反抗外國侵略的堅強意志。
這是為寫圖片解說詞提供的材料。
解說詞,應用文之一,是廣泛運用于電影、電視、廣播錄音剪輯、展覽館、博物館、導游、參觀等方面的說明性文字。通常有兩種類型: 一是文學性解說詞,語言色彩絢麗,感情濃郁,常用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、展覽、導游、風光影視等的解說;二是平實性解說詞,語言簡明、通俗、準確,常用于工農業展覽、科技展覽、新聞記錄片等的解說。
根據試題要求和圖片內容,這是屬文學性解說詞。
這份答卷,敘述了畫面所反映的歷史背景,從近景、遠景、人物、事件、場所等方面具體說明了畫面所反映的史實,在記敘、說明的基礎上,有感而發的議論雄渾有力,解說中,傾注著作者豐富聯想而引發的感情,具有感染力,是一篇完整的優秀的解說詞。
上一篇:《回顧歷史自強不息》初中優秀作文鑒賞|評點
下一篇:《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——對我班作文中錯別字情況的調查》初中優秀作文鑒賞|評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