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孫宜君
抒情詩。作者郭小川。寫于1959年4月——1959年10月。發表于《人民文學》1959年第11、12期。后收入《郭小川詩選》(續集),河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初版。在詩中,作者交替使用了先揚后抑(對星空)和先抑后揚(對人間)的手法,即景抒懷,抒發了詩人內心關于宇宙、人生的思緒和感慨:宇宙永恒,人生短暫,但人生決不是無所作為,更不能悲觀沉淪,而是要以積極進取的姿態,投身于火熱的戰斗生活,把我們的世界建設得比星空更美好,進而表達了人類征服自然的情懷。詩人對時空的自我意識,詩人的追求欲和向上心,有著超俗的強烈和自覺。可是,在極“左”思潮影響下,《望星空》發表后卻遭到了不應有的批評和指責。有的批評者把《望星空》的前半部分和李白的“夫天地者,萬物之逆旅;光陰者,百代之過客;而浮生若夢,為歡幾何”劃了等號。這樣把全篇作品割裂開來的批評是欠公正的。李白的《春夜宴桃園序》,通篇情調都是低沉的。作者在大自然法則面前無可奈何,最后只得以秉燭夜游、飛觴醉月的享樂主義來掩飾蒼涼的悲哀;而《望星空》的后半部分,卻唱出了這樣豪邁的戰歌:“我們要在地球與星空,修建一條走廊,把大地的樓臺殿閣,移往遼闊的天堂……人生是短暫的,但只有人類的雙手,能夠為宇宙穿上盛裝,世界呀,由于人的生存,而有了無窮的希望。”這些浪漫主義色彩十分強烈的詩句,表現了革命者壯闊的情懷,從而將讀者的心靈引入了器宇軒昂的崇高境界。全詩構思別出機杼,興起于此而意歸于彼,想象縱橫馳騁,語言灑脫流暢,情韻含蓄深長。
上一篇:孫宜君《望夫云》當代文學作品賞析
下一篇:楊華《朝鮮——晨曦清亮的國家》當代文學作品賞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