陳蕃下榻是什么意思
〖典源〗《后漢書·徐稚傳》:徐稚字孺子,有“南陽高士”之稱。曾“屢辟(pì征召)公府,不起。時陳蕃為太守,以禮請署功曹,稺不免之,既謁而退。蕃在郡不接賓客,唯稚來特設一榻,去則縣(懸)之。”稺,同“稚”。◇陳蕃在青州刺史李膺幕府時,亦曾為周璆“特置一榻,去則懸之”,見《后漢書·陳蕃傳》。此事后多有仿效。《南史·孔休源傳》載晉安王曾為孔休源“于中齋別施一榻”;《太平御覽》卷七○六引《宋議書》載,南朝宋釋惠林為文帝所賞,“上每引見,常升獨榻。”
〖釋義〗陳蕃在郡府不接待賓客,卻特為徐稚設一張榻,徐離去就把榻懸掛起來。后遂用“掛榻、懸榻、懸床、徐榻、徐稚榻、稚榻、陳榻、陳蕃榻、一榻高懸”等表示對賢才的器重或對賓客的禮遇,也借指賢主、嘉賓。
【掛榻】徐陵《在北齊與宗室書》:“邦君佇德,寧無掛榻之思。”曾鞏《贈黃降自宜城赴官許昌》詩:“高齋掛榻驪歌后,坐守塵編少往還。”又《送程殿丞還朝》詩:“別后齋中掛塵榻,更將梁甫向誰吟?”
【懸榻】庾信《園庭》詩:“倒屣迎懸榻,停琴聽解嘲。”駱賓王《上兗州刺史啟》:“懸榻待士,擁篲禮賢,汲引忘疲,獎題不倦。”汪懋麟《早過南塢》詩:“知君有懸榻,還擬聽林烏。”
【懸床】戴良《投王郡守二首》之一:“賓館懸床待,公庭罷吏迎。”
【徐榻】杜正倫《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賦一字得節》:“李門余妄進,徐榻君恒設。”趙冬曦《答張燕公翻著葛巾見呈之作》:“徐榻思方建,左車理自均。”杜甫《奉送王信州崟北歸》詩:“徐榻不知倦,潁川何以酬?”
【徐稚榻】蔣肱《永州陪鄭太守登舟夜宴》詩:“誰敢強登徐稚榻,自憐還學謝安吟。”
【稚榻】杜牧《分司東都寓居履道四十韻》:“稚榻蓬萊掩,膺舟鞏洛停。”許渾《寄獻三川守劉公》詩:“花深稚榻迎何客,月在膺舟醉幾人?”
【陳榻】楊素《山齋獨坐贈薛內史二首》之二:“獨坐對陳榻,無客有鳴琴。”羅隱《謝崔舍人啟》:“若某者跡未及蕭階陳榻之嚴,目未睹巢閣棲梧之瑞。”白居易《雪中酒熟欲攜訪吳監先寄此詩》:“陳榻無辭解,袁門莫懶開。”
【陳蕃榻】李白《寄崔侍御》詩:“高人屢解陳蕃榻,過客難登謝脁樓。”張九齡《候使登石頭驛樓作》詩:“自守陳蕃榻,嘗登王粲樓。”
【一榻高懸】曾鞏《送關遠赴江西》詩:“一榻高懸賓客峻,二龍俱化縣池空。”趙秉文《和王正之寄遠》:“人生會合少知音,一榻高懸肯重尋。”
上一篇:陳倉寶雞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陳蕃懸榻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