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宣強項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 《藝文類聚》卷五十引晉·司馬彪《續漢書》 曰:“董宣為洛陽令,寧平公主乳母奴白日殺人,因匿主家,吏不能得。及主出行,以奴驂乘。宣于大夏門亭候之,乃駐車叩馬,以刀畫地,數主失者三,叱奴下車,格殺之。主即馳車入宮,上大怒,召宣:‘令欲死乎?’宣叩頭曰:‘臣奉法之吏,不敢縱法,不欲死也。’上曰:‘捶之!’宣曰:‘愿一言,死無恨。’上曰:‘何言?’宣曰:‘陛下圣德中興,而縱奴殺良民,以奴殺臣。臣死之后,陛下何以治天下?捶殺臣,不如臣自殺。’即以頭撐楹,流血被面。上令小黃門持之,曰:‘癡令! 叩頭謝主。’宣不從。上曰:‘頓癡令頭!’宣兩手據地。不肯低頭。上敕‘強項令’出,詣太官賜食。”《后漢書·酷吏列傳》亦載,后作“強使頓之,宣兩手據地,終不肯俯。主曰:‘文叔為白衣時,臧(藏) 亡匿死,吏不敢至門。今為天子,威不能行一令乎?’帝笑曰:‘天子不與白衣同。’因敕強項令出。賜錢三十萬,宣悉以班諸吏。”“寧平公主”作“湖陽公主。”
【今譯】 后漢董宣為洛陽令,寧平(一說湖陽) 公主奶母的家奴白日殺人,藏在公主家,官吏不敢去捕。等公主出行時,由家奴陪乘。董宣在大夏門亭預先等候,止住車馬,用刀劃地,斥責公主三條過失,責令家奴下車,當場殺死。公主立刻驅車入宮,告訴光武帝劉秀,帝大怒,召來董宣罵:“你想找死嗎?”董宣叩頭說:“我乃守法之吏,不敢縱放法律,還不想死。”帝令:“用棍子打他!”董說:“請允許我講一句話,死也無怨。”帝問:“什么話?”董說:“陛下開創中興大業,而縱使家奴殺良民,又因家奴殺臣下。我死之后,陛下怎么治天下?打殺我,不如我自殺。”即以頭碰柱,流血滿面。帝讓宦者拉住,說:“傻令! 叩頭向公主賠罪。”董不聽。帝說:“按他的頭!”董兩手撐地,始終不肯低頭。公主說:“文叔 (劉秀字) 當初為平民時,隱藏逃犯,官吏不敢上門來捉。現在做了天子,反而管不了一個地方官嗎?”帝笑著說:“天子與平民不同。”因命強項令出去。賜錢三十萬 (一說賜食)。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形容官吏不畏權貴,執法不阿。
【典形】 董宣強項、強項、強項不屈、項似董宣。
【示例】
〔董宣強項〕 宋·黃庭堅《次韻子瞻送穆父》:“張敞憮眉應急召,董宣強項莫低回。”
〔強項〕 唐·李白 《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》:“宰劇慚強項之名,酌貪礪清心之節。”
〔強項不屈〕 唐·李白 《趙公西侯新亭頌》:“強項不屈,三州所居大化,咸列碑頌。”
〔項似董宣〕 宋·陳與義《某竊慕東坡以鐵柱杖為樂》:“項似董宣真是強,腹如邊孝故應便。”
上一篇:莼羹鱸膾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蒲鞭示辱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