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騫乘槎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《太平御覽》卷五十一引南朝梁·宋懔《荊楚歲時記》曰:“張騫尋河源,得一石,示東方朔,朔曰:‘此石是天上織女支機石,何至于此?’”明·陳耀文《天中記》卷二引 《荊楚歲時記》 曰:“漢武帝令張騫使大夏,尋河源,乘槎經月,而至一處,見城郭如州府,室內有一女織,又見一丈夫牽牛飲河。騫問曰:‘此是何處?’答曰:‘可問嚴君平。’織女取搘(zhi) 機石與騫而還。后至蜀問君平,君平曰:‘某年某月,客星犯牛女。’搘機石為東方朔所識。”《太平御覽》卷八引《集林》曰:“昔有一人尋河源,見婦人浣紗,以問之,曰:‘此天河也。’乃與一石而歸。問嚴君平,云:‘此織女支機石也。’”
【今譯】 漢武帝曾命令張騫 (后封博望侯) 出使大夏,尋查黃河源。傳說張騫乘船槎順河直上,一直到天上,見一處室內有婦人紡織,又有男子飲牛。張騫向他們詢問,得知是天河,織女并將一塊支織機的石送給張騫。回來后為東方朔識出。參見 〖八月浮槎〗。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形容出使遠行。
【典形】 博望乘槎、槎泛支機、槎浮博望、乘槎使、奉使槎、漢槎、漢使槎、昆侖槎、流槎、使者乘槎、問支機、仙槎奉使、仙查逐源、仙石支機、尋河取石、尋源使、張騫槎、張騫犯斗槎、支機石、槎回博望、博望仙槎、乘槎博望、查上張騫、星橋通漢使、仙槎來漢使、博望槎、石支機、支機訪、訪支機。
【示例】
〔博望乘槎〕 唐·唐彥謙《蒲津河亭》:“煙橫博望乘槎水,日上文王避雨陵。”
〔槎泛支機〕 清·黃鷟來《和林潤玉錦邊蓮詠》之五:“夜深晴渚垂珠斗,搓泛支機探絳霄。”
〔槎浮博望〕 清·許孫荃《萬里》:“關到玉門中土盡,槎浮博望使星回。
〔乘槎使〕 清·趙執信《清江浦書事》之二:“似聞漢帝乘槎使,翻托微波近洛神。”
〔奉使槎〕 明·李東陽《邢遜之先生挽詩》:“金函一上迎鑾疏,玉節三隨奉使槎。”
〔漢槎〕 清·丘逢甲《三疊前韻》之二:“海神連弩邀秦輦,天女支機落漢槎。”
〔漢使槎〕 唐·元稹《感石榴》:“迢遞河源道,因依漢使槎。”
〔昆侖槎〕 清·王士禛《渡河西望有感》:“星宿海從天上落,昆侖槎自斗邊來。”
〔流槎〕 北周·庾信《楊柳歌》:“流槎一去上天池,織女支機當見隨。”
〔使者乘槎〕 明·程嘉燧《送李中翰還朝》:“漢家宮闕枕燕關,使者乘槎八月還。”
〔問支機〕 宋·劉筠《荷花》:“即時聞鼓瑟,他日問支機。”
〔仙槎奉使〕 明·湯顯祖《紫簫記》:“河西漢右瞻靈匹,俺仙槎奉使虛隨。”
〔仙查逐源〕 南朝梁·沈君攸《桂楫泛河中》:“仙查逐源終未報,蘇亭遺跡尚難遷。”
〔仙石支機〕 北周·庾信《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》:“明月照鏡,仙石支機,行云細起,回雪輕飛。”
〔尋河取石〕 唐·沈佺期《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莊》:“買地鋪金曾作埒,尋河取石舊支機。”
〔尋源使〕 唐·杜甫《秦州雜詩》之八:“聞道尋源使,從天此路回。”
〔張騫槎〕 清·鄭鉽《夜光木歌》:“若非周王八駿張騫槎,誰復遇之震且驚。”〔張騫犯斗槎〕 金·元好問《呂國材家醉飲》:“虛傳庾信凌云筆,無復張騫犯斗槎。”
〔支機石〕 宋·劉秉《戊申年七夕》之一:“世間縱有支機石,誰是成都賣卜人。”
上一篇:張衡四愁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彩衣娛親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