墮淚碑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 《太平御覽》 卷五八九引《荊州圖記》曰:“羊叔子與鄒潤甫嘗登峴 (xian) 山,泣曰:‘自有宇宙,便有此山,由來賢達登此望,如我與卿者多矣,皆湮滅無聞,念此使人悲傷。’潤甫曰:‘公德冠四海,道嗣前哲,令問令望,當與此山俱傳。若潤甫輩,乃當如公語耳。’后參佐為立碑著故望處,百姓每行,望碑莫不悲感,杜預名為‘墮淚碑’。”《晉書·羊祜傳》亦載,文大略同。
【今譯】 晉代羊祜 (字叔子) 曾拜都督荊州諸軍事,鎮守襄陽。他行仁政恤士民,頗得吏民擁戴。一次,羊祜與鄒湛 (字潤甫) 等人登臨峴山賞玩,不禁感慨流涕,說:“自有宇宙便有此山,古往今來,多少賢人俊杰在此登高遠望,就像我和諸位一樣,現在都湮沒無聞了。想到這些,不禁使人悲傷。”鄒湛說:“您德高望重,追隨前賢,當與此山永在,至于我輩,則如您所說而已。”羊祜去世后,人們在峴山為其廟立碑,游人至此,望碑莫不悲泣,稱為“墮淚碑”。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追懷亡故官吏的業績; 或用以感慨人世滄桑變化。
【典形】 碑墮淚、碑同峴首、悲羊、墮淚碑、墮淚碣、墮淚羊公、淚碑、淚墮片石、名與峴山留、叔子殘碑、峴山碑、峴山淚、峴首碑、峴首淚、羊公碑、羊公淚、羊公一片石、遺碑、羊公顧峴首、碑殘墮淚、墮淚峴山、看碑淚流、殘碑墮淚、淚干羊祜、峴首風煙、峴山墮淚、羊公遺碣、登峴首、悲峴首、峴首悲、峴亭碑、碑留峴首。
【示例】
〔碑墮淚〕 宋·蘇轍《送王恪郎中知襄州》:“峴首重尋碑墮淚,習池還指客橫鞭。”
〔碑同峴首〕 宋·黃庭堅《宋懋宗寄夔州》之三:“碑同峴首千年石,詩到夔州十絕歌。”
〔悲羊〕 清·唐孫華《虎丘即目》:“峴首曾悲羊,望江常祀麴。”
〔墮淚碑〕 唐·李白 《襄陽曲》:“且醉習家池,莫看墮淚碑。”
〔墮淚碣〕 唐· 陳子昂 《峴山懷》:“猶悲墮淚碣,尚想臥龍圖。”
〔墮淚羊公〕 宋·蘇軾《南鄉子·和楊元素》:“今夜送歸燈火冷,河塘,墮淚羊公卻姓楊。”
〔淚碑〕 唐·王維《大唐大安國寺凈覺禪師碑銘》:“身塔不出虎溪,淚碑有同羊峴。”
〔淚墮片石〕 北周·庾信《周柱國慕容公神道碑》:“淚墮片石,劍掛孤松,清徽令范,千載余蹤。”
〔名與峴山留〕 唐·李德裕《瀑泉》:“不如羊叔子,名與峴山留。”
〔叔子殘碑〕 宋·劉儗《念奴嬌·送張明之》:“叔子殘碑,臥龍陳跡,遺恨斜陽里。”
〔峴山碑〕 唐·溫庭筠《贈袁司錄》:“記得襄陽耆舊語,不堪風景峴山碑。”
〔峴山淚〕 唐·杜甫《隨章留后新亭會送諸君》:“已墮峴山淚,因題零雨詩。”
〔峴首碑〕 唐·李商隱《淚》:“湘江竹上痕無限,峴首碑前灑幾多。”
〔羊公碑〕 唐·孟浩然《與諸子登峴山作》:“羊公碑尚在,讀罷淚沾襟。”
〔羊公淚〕 清·黃景仁《游九華山放歌》:“且可聽吹子晉笙,不須更灑羊公淚。”
〔羊公一片石〕 唐·李白《襄陽歌》:“君不見晉朝羊公一片石,龜頭剝落生莓苔。”
〔遺碑〕 清·商景蘭《悼亡》:“折檻生前事,遺碑死后名。”
上一篇:堊鼻運斤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塞翁失馬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