唾壺敲缺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 《北堂書鈔》卷一百三十五引晉·裴啟《語林》: 云:“王大將軍每酒后,輒詠‘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’便以如意擊珊瑚唾壺,壺盡缺。”《世說新語·豪爽》:“王處仲每酒后輒詠‘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’以如意打唾壺,壺口盡缺。”《晉書·王敦傳》亦載。
【今譯】 晉代王敦字處仲,任大將軍,他曾立有大功,后因專擅朝政,為晉帝所忌憚。王心中悶悶不平,在飲酒后常吟誦曹操《龜雖壽》一詩中“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”的名句,一邊用如意擊打唾壺,壺口都被敲缺了。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形容抱負才能不得施展,胸中感慨苦悶; 或形容慷慨高歌悲吟。
【典形】 高歌唾壺缺、歌缺壺、擊碎玉唾壺、擊唾壺、擊玉壺、扣壺、扣銅壺、烈士吟、敲壺、敲缺唾壺、缺壺、缺唾壺、獸壺敲玉、碎唾壺、唾壺殘、唾壺空擊、唾壺敲缺、唾壺心、玉唾壺、醉擊玉壺、敲缺銅壺、瓊壺敲缺、狂叩唾壺、唾壺口、缺壺歌、缺壺聲、壺堪擊、扣壺歌、擊歌壺、唾壺擊缺。
【示例】
〔高歌唾壺缺〕 清·丘逢甲 《放歌與陳伯貞》:“可憐暮年烈士心,夜半高歌唾壺缺。”
〔歌缺壺〕 明·楊慎《金衣公子》:“休歌缺壺,休投暗珠,神仙原是英雄做。”
〔擊碎玉唾壺〕 清·邵長蘅《解仲長畫十八學士圖歌》:“慷慨擊碎玉唾壺,高吟梁父浮云徂。”
〔擊唾壺〕 宋·王安石《和張仲通見寄》:“欹枕狂歌擊唾壺,直將軒冕等錙銖。”
〔擊玉壺〕 唐·李白《玉壺吟》:“烈士擊玉壺,壯心惜暮年。”
〔扣壺〕 清·唐孫華《題薪禪弟擊壺圖》:“扣壺長吟心未厭,惜哉狂豎徒驕盈。”
〔扣銅壺〕 宋·王沂孫《聲聲慢》:“短景凄然,殘歌空扣銅壺。”
〔烈士吟〕 元·郝經《老馬》:“短歌聲斷銀壺缺,常記當年烈士吟。”
〔敲缺唾壺〕 明 · 練高 《送趙將軍》:“敲缺唾壺銀燭短,時人不解隴頭吟。”
〔缺壺〕 金·元好問《過希顏故居》之一:“缺壺聲里短歌行,星斗闌干醉膽橫。”
〔缺唾壺〕 宋·蘇軾《次韻劉景文見寄》:“莫因老驥思千里,醉后哀歌缺唾壺。”
〔獸壺敲玉〕 元·張可久《水仙子·青衣洞天》:“鶴羽攜風采藥忙,獸壺敲玉悲歌壯。”
〔碎唾壺〕 清·黃遵憲《仰天》:“仰天擊缶唱烏烏,拍遍闌干碎唾壺。”
〔唾壺殘〕 清·趙執信《悲驪馬》:“酒酣自擊唾壺殘,白日回光天色改。”
〔唾壺空擊〕 宋·張元干《石州慢·己酉秋吳興舟中》:“兩宮何處? 塞垣只隔長江,唾壺空擊悲歌缺。”
〔唾壺敲缺〕 宋·張炎《臺城路·寄姚江》:“虛沙動月,嘆千里悲歌,唾壺敲缺。”
〔唾壺心〕 明·袁宏道《得李宏甫先生書》:“悲哉擊筑淚,已矣唾壺心。”
〔玉唾壺〕 宋·陳與義《某竊慕東坡》:“鐵如意畔無憂畏,玉唾壺旁耐歲年。”
上一篇:響遏行云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商山四皓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