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祖斬蛇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高祖被酒,夜徑澤中,令一人行前。行前者還報曰:‘前有大蛇當徑,愿還。’高祖醉,曰:‘壯士行,何畏!’乃前,拔劍擊斬蛇。蛇遂分為兩,徑開。行數里,醉,因臥。后人來至蛇所,有一老嫗夜哭。人問何哭,嫗曰:‘人殺吾子,故哭之。’人曰:‘嫗子何為見殺?’嫗曰:‘吾子,白帝子也,化為蛇,當道,今為赤帝子斬之,故哭。’人乃以嫗為不誠,欲告之,嫗因忽不見。”《漢書·高帝紀》亦載,文大略同。
【今譯】 漢高祖劉邦為亭長時酒醉,夜間行經大澤中,派一人走在前面。前行的人回來報告說:“前面有條大蛇橫臥在道中,最好返回。”劉邦已醉,說:“壯士走路,怕什么!”于是走上前去,拔劍將蛇斬為兩段,又走了幾里路,覺得酒力上來,就睡倒了。后面的人來到斬蛇之處,見一老婆婆在那里哭。人們問她為什么哭,老婆婆說:“我的兒子,就是白帝之子,化為蛇,躺在道上,現在被赤帝之子殺死,因此而哭。”人們以為老婆婆是在大話騙人,想把她拿下追究,老婆婆忽然不見了。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表現帝王創業。
【典形】 白蛇死、赤精、大蛇中斷、大澤誅蛇、碭山仗劍、漢祖醉、蛇分沛澤、蛇嫗啼、斬蛇翁、斬蛇、蛇母哭、斬靈蛇、大澤龍蛇、斬蛇人、赤精子。
【示例】
〔白蛇死〕 唐·李賀《白虎行》:“朱旗卓地白蛇死,漢皇卻是真天子。”
〔赤精〕 唐·李白《登廣武古戰場懷古》:“赤精斬白帝,叱咤入關中。”
〔大蛇中斷〕 唐·韓愈《桃源圖》:“大蛇中斷喪前王,群馬南渡開新主。”
〔大澤誅蛇〕 元·汪元亨《朝天子·歸隱》:“大澤誅蛇,中原逐鹿,任江山誰做主。”
〔碭山仗劍〕 唐·王勃《益州綿竹縣武都山凈惠寺碑》:“自碭山仗劍,綰鳳歷于云臺。”
〔漢祖醉〕 三國·曹植《酒賦》:“穆公酣而興霸,漢祖醉而蛇分。”
〔蛇分沛澤〕 唐·駱賓王《上廉察使啟》:“洎乎鹿走周原,霸燕圖于即墨;蛇分沛澤,封漢爵以華城。”
〔蛇嫗啼〕 明·高啟 《舞劍聯句》:“澤聞蛇嫗啼,路遇猿翁搏。”
〔斬蛇翁〕 元·白樸《水調歌頭》:“不待素靈哭,已識斬蛇翁。”
上一篇:馬融絳帳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高門納駟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