獵卜非熊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《史記·齊太公世家》:“呂尚蓋嘗窮困,年老矣,以漁釣奸 (干) 周西伯。西伯將出獵,卜之,曰‘所獲非龍非彨 (chi),非虎非羆; 所獲霸王之輔’。于是周西伯獵,果遇太公于渭之陽,與語大說 (悅),曰:‘自吾先君太公曰“當有圣人適周,周以興。”子真是邪,吾太公望子久矣。’故號之曰‘太公望’,載與俱歸,立為師。”《宋書·符瑞志》:“ (文王) 將畋 (tian),史遍卜之,曰:‘將大獲,非熊非羆,天遣汝師以佐昌。臣太祖史疇為禹卜畋,得皋陶,其兆如此。’王至于磻谿之水,呂尚釣于涯,王下趨拜曰:‘望公七年,乃今見光景于斯。’”
【今譯】 呂尚很窮困,又年老,想借漁釣來求見周西伯 (即文王)。西伯準備去打獵,先行占卜,得卜辭說: 將大有收獲,但所獲得的既不是龍,也不是熊、虎一類; 獲得的是稱王的輔佐之才。西伯出獵,果然在渭水之南遇見呂尚,與他談話,非常欽佩,說:“我的先祖曾說過,要有圣人來周,周從此興旺發達。就是指的您吧,我先祖盼望您很久了。”因此將呂尚稱為“太公望”,請他乘車一同歸來,拜為老師。參見〖太公屠釣〗。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形容隱居的賢人得到任用; 也形容尋求輔佐的人才。
【典形】 得熊羆、發夢渭濱、非羆、非熊、非熊兆、獵卜非熊、獵渭、夢非熊、夢熊、渭川熊、熊夢、載非熊、熊羆呂望、獵非羆、釣渭非熊、非熊老子、非熊入夢、非熊羆、非熊夢、非熊運、裂兆非熊。
【示例】
〔得熊羆〕 唐·杜甫《贈崔十三評事公輔》:“燕王買駿骨,渭老得熊羆。”
〔發夢渭濱〕 南朝梁·江淹《蕭驃騎上封第二表》:“非所以發夢渭濱,儲精河上。”
〔非羆〕 唐·李商隱《詠懷寄秘閣舊僚》:“圖形翻類狗,入夢肯非羆。”
〔非熊〕 唐·杜甫《投贈哥舒開府翰》:“軒墀曾寵鶴,畋獵舊非熊。”
〔非熊兆〕 明·劉基《太公釣渭圖》:“偶應非熊兆,尊為帝者師。”
〔獵卜非熊〕 宋·張元干《李丞相生朝》:“夢求終作楫,獵卜果非熊。”
〔獵渭〕 宋·黃庭堅《次韻奉送公定》:“筑巖發夢寐,獵渭非熊螭。”
〔夢非熊〕 元·無名氏《諸葛亮博望燒屯》:“當日周天子夢非熊,今日主人公請臥龍。”
〔渭川熊〕 唐·李商隱《今月二日不自量度》:“服箱青海馬,入兆渭川熊。”
〔熊夢〕 清·丘逢甲 《次韻仙官詩》:“萬歲鰲翻饑可釣,五更熊夢老猶飛。”
〔載非熊〕 唐·李白《大獵賦》:“獲天寶于陳倉,載非熊于渭濱。”
上一篇:獨孤側帽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猿鶴沙蟲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