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母投杼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《戰國策·秦策二》:“昔者曾子處費 (bi),費人有與曾子同名族者而殺人,人告曾子母曰:‘曾參殺人?!又冈唬骸嶙硬粴⑷?。’織自若。有頃焉,人又曰:‘曾參殺人?!淠干锌椬匀粢病m曋?,一人又告之曰:‘曾參殺人?!淠笐?,投杼 (zhu) 逾墻而走。夫以曾參之賢,與母之信也,而三人疑之,則慈母不能信也?!?《新序·雜事》亦載,費人作“鄭人”?!妒酚洝ら死镒痈拭袀鳌芬噍d。
【今譯】 春秋時曾參 (字子輿) 住在費邑,費邑人中有與曾參同名同族的人殺了人,有人跑去告訴曾參母親:“曾參殺了人?!痹刚f:“我兒子不會殺人。”照舊織布。過了一會兒,又有人來告訴:“曾參殺了人?!痹溉悦銖娍棽肌S诌^了一會兒,又有人來告訴她:“曾參殺了人?!痹负ε?,扔下織布梭子爬墻逃走。以曾參這樣的賢人,與曾母這樣了解兒子的人,有三個人來傳告流言,就連慈母也不能不相信了。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形容流言可畏。
【典形】 讒言三及、讒言三至、慈母疑,三言疑曾母、投梭賢母誤、投杼、投杼母、曾家機、曾參錯見、曾參殺人、投杼惑慈親、曾參不殺人。
【示例】
〔讒言三及〕 唐·李白 《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》:“曾參豈是殺人者,讒言三及慈母驚?!?/p>
〔讒言三至〕 三國·曹植《當墻欲高行》:“眾口可以鑠金,讒言三至,慈母不親?!?/p>
〔慈母疑〕 唐·李端《雜歌》:“伯奇掇蜂賢父逐,曾參殺人慈母疑。”
〔三言疑曾母〕 宋·陳師道《謝傅監》:“三言移曾母,投杼公何如。”
〔投梭賢母誤〕 明·徐渭《予寓圃亦產雙瓜》:“投梭賢母誤,避杖走兒獧?!?/p>
〔投杼〕 宋·徐鉉《大宋左千牛衛上將軍隴西公墓志銘》:“投杼致慈親之惑,乞火無里婦之辭?!?/p>
〔投杼母〕 清·唐孫華《年家子楊位凝家貧出游不遂》:“尚聞投杼母,豈有下機妻?!?/p>
〔曾家機〕 唐·白居易《思子臺有感》:“曾家機上聞投杼,尹氏園中見掇蜂?!?/p>
〔曾參錯見〕 元·白樸《墻頭馬上》:“赤緊的陶母熬煎,曾參錯見,太公跋扈?!?/p>
〔曾參殺人〕 唐·韓愈《釋言》:“市有虎,而曾參殺人,讒者之效也。”
上一篇:曲突徙薪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曾母投杼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