鑿開渾沌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《莊子·應(yīng)帝王》:“南海之帝為儵(shu),北海之帝為忽,中央之帝為渾沌。儵與忽時(shí)相與遇于渾沌之地,渾沌待之甚善,儵與忽謀報(bào)渾沌之德,曰:‘人皆有七竅,以視聽食息,此獨(dú)無有,嘗試鑿之。’日鑿一竅,七日而渾沌死。”
【今譯】 《莊子》中一則寓言說,南海大帝名為儵,北海大地名為忽,中央大帝名為渾沌 (一作混沌)。儵與忽時(shí)常去渾沌之處相聚,渾沌待他們非常好。儵與忽商量報(bào)答渾沌的盛意,說:“人都具有七竅,以用來看、聽、飲食、呼吸,唯獨(dú)他沒有,我們?cè)囍嫠忛_吧。”于是每天鑿一竅,到了第七天渾沌死了儵、忽、渾沌之名皆為寓言假托,儵、忽即神速有為之意,渾沌則指天地間的自然元?dú)狻?/p>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指不順乎自然,破壞自然本來體貌。
【典形】 混沌竅、競鑿中央帝、謀混沌、七竅鑿開、竅鑿、日鑿、體貌隳、鑿混沌、鑿開混沌、鑿竅、竅開渾沌亡、混帝鑿、竅鑿混沌、混沌未鑿、混沌鑿。
【示例】
〔混沌竅〕 宋·黃庭堅(jiān)《次韻高子勉》:“鑿開混沌竅,窺見伏羲心。”
〔競鑿中央帝〕 清·丘逢甲 《五疊醇字韻·贈(zèng)實(shí)甫》:“揮斤競鑿中央帝,摶土先愚上世人。”
〔謀混沌〕 清·丘逢甲 《秋興次張六士韻》之四:“兩帝中央謀混沌,三山左股割蓬萊。”
〔七竅鑿開〕 元·耶律楚材《和南值張學(xué)士敏之》:“庸人泥教不知?dú)w,七竅鑿開混沌死。”
〔竅鑿〕 宋·蘇舜欽 《和菱溪石歌》:“麒麟才生頭角異,混沌雖死竅鑿存。”
〔日鑿〕 清 · 王鵬運(yùn) 《減字木蘭花》:“古人不見,滿目荊榛文字賤; 莫莫休休,日鑿終為渾沌憂。”
〔體貌隳〕 魏·阮籍《詠懷》之五十一:“何為混沌氏,倏忽體貌隳。”
〔鑿混沌〕 宋·范成大《遂寧府始見平川》:“不知誰人鑿混沌,獨(dú)此融結(jié)何其工。”
〔鑿開混沌〕 金·元好問《陀羅峰》之一:“鑿開混沌露元?dú)猓⒉级盗_彌梵天。”
〔鑿竅〕 唐·韓愈《嘲鼾睡》:“南帝初奮槌,鑿竅洩混沌。”
上一篇:擊壤歌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分光鄰女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