髀肉復生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 《三國志·蜀書·先主傳》裴松之注引《九州春秋》曰:“ (劉) 備住荊州數年,嘗于 (劉) 表坐起至廁,見髀 (bi) 里肉生,慨然流涕。還坐,表怪問備,備曰:‘吾常身不離鞍,髀肉皆消。今不復騎,髀里肉生。日月若馳,老將至矣,而功業不建,是以悲耳。’”
【今譯】 劉備住在荊州劉表處數年,有一次在劉表家作客時去上廁所,見大腿內側的肉又長出來了,不覺感慨流涕。回到坐位上,劉表覺得很奇怪,問他,劉備回答:“我以前常常身不離馬鞍,大腿上的肉全消下去了。這幾年不再騎馬,大腿肉又生出來。日月如飛,人即將老,而功業尚未建立,因此悲傷。”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長久安逸,壯志銷磨,無所作為。
【典形】 髀滿、髀肉、髀肉生、撫髀、拊髀、兩髀生肉、摩髀肉、生髀肉、消髀肉、髀生肉、髀肉漸生、髀肉消、髀里肉生、髀肉磨欲透、英雄髀肉生、悲髀肉。
【示例】
〔髀滿〕 宋·陸游《七十一翁吟》:“吏部齒搖心悵望,將軍髀滿淚氿瀾。
〔髀肉〕 宋·陸游《雙流旅舍》:“每因髀肉嘆身閑,聊欲勤勞鞍馬聞。”
〔髀肉生〕 金·元好問《出鄧州》:“本無奇骨負功名,取次誰教髀肉生。”
〔撫髀〕 宋·陳師道《登冥山》:“求田君勿問,撫髀吾何能。”
〔拊髀〕 宋·范成大《滿江紅》:“擊揖誓,空驚俗; 休拊髀,都生肉。”
〔兩髀生肉〕 清·黃景仁《賈禮耕用昌黎石鼓歌韻贈詩》:“一編落手等性命,兩髀生肉徒摩挲。”
〔摩髀肉〕 清·黃遵憲《將應廷試感懷》:“二十余年付轉車,自摩髀肉問如何。”
〔生髀肉〕 明·湯顯祖《紫釵記》:“鞍安不教生髀肉,檄書端可愈頭風。”
〔消髀肉〕 唐·羅隱《魏博羅令公附卷有回》:“馬上固慚消髀肉,幄中猶羨愈頭風。”
上一篇:騎鶴上揚州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高鳳流麥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