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張許史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 《漢書·蓋寬饒傳》:“ (鄭昌) 上書頌 (蓋) 寬饒曰:‘……司隸校尉寬饒居不求安,食不求飽,進有憂國之心,退有死節之義,上無許史之屬,下無金張之托,職在司察,直道而行,多仇少與。’”應劭注:“許伯,宣帝皇后父。史高,宣帝外家也。金,金日磾(di) 也。張,張安世也。此四家屬無不聽。” 《漢書·霍光金日磾傳》贊曰:“(金日磾) 勒功上將,傳國后嗣,世名忠孝,七世內侍,何其盛也!”《漢書·張湯傳》:“安世子孫相繼,自宣、元以來為侍中、中常侍、……凡十余人,功臣之世,唯有金氏、張氏,親近寵貴,比于外戚。”《文選·左思〈詠史詩〉》:“金張籍舊業,七葉珥漢貂。”
【今譯】 金日磾和張安世,都是漢宣帝時的大官,家中世代做高官,親近貴幸,許伯和史高,都是漢宣帝時的外戚,接近皇帝,權勢顯赫。貂即貂尾,為當時貴官的服飾。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泛指貴官權臣、皇親國戚等朝廷顯貴。
【典形】 金張、金張七葉、金張許史、七葉貂、七葉珥貂、七葉侍漢、許史、七葉貂蟬、金張之援、珥貂七葉、金張門、七葉漢貂、七葉金張。
【示例】
〔金張〕 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賦》:“見鐘鼎于金張,聞弦歌于許史。”
〔金張七葉〕 宋·蘇軾《行香子·榮詞》:“問儒生何辱何榮? 金張七葉,執綺貂纓。”
〔金張許史〕 唐·李益《漢宮少年行》:“金張許史伺顏色,王侯將相莫敢論。”
〔七葉貂〕 宋·蘇軾《次韻劉貢父春日再和》:“與君流落偶還朝,過眼紛綸七葉貂。”
〔七葉珥貂〕 唐·駱賓王《上齊州張司馬啟》:“千年馭鶴,振仙氣于帝鄉;七葉珥貂,襲榮光于戚里。”
〔七葉侍漢〕 唐·王維《京兆尹張公德政碑》:“五代相韓,七葉侍漢。及我圣朝,亦生邦翰。”
〔許史〕 北周·王褒《長安道》:“喧喧許史座,鐘鳴賓未窮。”
上一篇:金屋藏嬌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金篦刮眼膜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