貧典鹔鹴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 晉·葛洪 《西京雜記》 卷二:“司馬相如初與卓文君還成都,居貧愁懣,以所著鹔鹴裘就市人陽昌貰(shi) 酒,與文君為歡。”
【今譯】 漢代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私奔,一同返回成都。相如家徒四壁,生活貧苦,文君因此悶悶不樂。相如便將自己所穿的鹔鹴 (一作鹔鷞) 裘脫下與商人陽昌換酒,以使文君高興。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形容飲酒的豪興;也形容情意深厚,不惜錢財。
【典形】 成都貰酒、 典鹔鹴、 典鹔鷞裘、裘充貨、貰酒成都、鹴裘、鹔鹴換美酒、相如裘、憔悴鹔鹴裘、解困鹔鹴裘、免脫鹔鹴裘、換鹔鹴裘、貰酒楊昌、解鹔鹴、典千金裘、典征裘。
【示例】
〔成都貰酒〕 清·龔自珍《人月園》:“急須料理,成都貰酒,陽羨栽茶。”
〔典鹔鹴〕 清·王攄《吟社言懷》:“嗟哉典鹔鹴,衣敝露兩肘。”
〔典鹔鷞裘〕 宋·陸游《與青城道人飲酒作》:“有酒不換西涼州,無酒不典鹔鷞裘。”
〔裘充貨〕 宋·蘇軾《病中大雪數日未嘗起觀》:“誰云坐無氈,尚有裘充貨。”
〔貰酒成都〕 唐·駱賓王《艷情代郭氏贈盧照鄰》:“擲果河陽君有分,貰酒成都妾亦然。”
〔鹴裘〕 宋·樂雷發《詠史·司馬相如》:“狗監無端薦薄情,鹴裘犢鼻帝鄉塵。”
〔鹔鷞換美酒〕 唐·李白《怨歌行》:“鹔鷞換美酒, 舞衣罷雕龍。”
〔相如裘〕 清·黃景仁《曉雪》:“壓篷大雪苦無飲,至今典卻相如裘。”
上一篇:貪泉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賈誼上書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