扊扅歌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 《樂府詩集》卷六十《琴歌三首》 (百里奚妻作) 引 《風俗通》曰:“百里奚為秦相,堂上樂作,所賃澣婦自言知音,因援琴撫弦而歌。問之,乃其故妻,還為夫婦也,亦謂之扊扅(yanyi)。”歌辭為“百里奚,五羊皮。憶別時,烹伏雌,炊扊扅,今日富貴忘我為。百里奚,初娶我時五羊皮。臨別當時烹乳雞,今適富貴忘我為。百里奚,百里奚,母已死,葬南溪。墳已瓦,覆以柴,春黃黎,搤伏雞。西入秦,五羖(gu) 皮,今日富貴捐我為。”《北堂書鈔》卷一○六亦引《風俗通》文,《顏氏家訓·書證》亦有記載。
【今譯】 百里奚被秦繆公以五羖羊皮贖回,任秦相,很受信用,在家中飲宴奏樂時,雇來的洗衣婦自說會奏曲,她彈琴作歌,講述自己身世,原來她即是百里奚的妻子,兩人重合為夫婦。歌辭大意為: 百里奚,五羊皮,想當初分別時,我燒了門栓,煮了抱卵的母雞為你餞行,今天富貴忘了我。百里奚,母親已死,葬于南溪,用瓦作墳,用柴覆蓋。你用五張羊皮贖回秦,今日富貴忘了我。參見〖五羖羊皮〗。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表現貧賤夫妻富貴不相忘。
【典形】 百里困、炊扊扅、伏雌重烹、記扊扅、烹伏雌、扊扅歌、扊扅有婦、賦扊扅、唱扊扅。
【示例】
〔百里困〕 魏·阮籍 《大人先生傳》:“百里困而相嬴,牙既老而弼周。”
〔炊扊扅〕 清·黃遵憲《罷美國留學生感賦》:“我今膳雙雞,誰記炊扊扅?”
〔伏雌重烹〕 明·高啟《感舊酬宋軍咨見寄》:“相迎不相笑,伏雌為重烹。”
〔記扊扅〕 宋·陳師道《和黃預久雨》:“貧可留須捷,恩當記扊扅。”
〔烹伏雌〕 宋·陸游《自嘲》:“輸稅質耕犢,飯醫烹伏雌。”
〔扊扅歌〕 宋·黃庭堅 《次韻王稚川》:“慈母每占烏鵲喜,家人應賦扊扅歌。”
〔扊扅有婦〕 清·唐孫華《述悲》:“扊扅有婦先長夜,雙化啼鵑帶血回。”
上一篇:愚公谷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掃門求見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