禰衡懷刺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《世說新語·言語》“禰衡被魏武謫為鼓吏”條注引 《文士傳》 曰:“以建安初北游,或勸其詣京師貴游者,衡懷一刺,遂至漫滅,竟無所詣。”《后漢書·文苑列傳·禰衡傳》:“建安初,來游許下,始達潁川,乃陰懷一刺,既而無所之適,至于刺字漫滅。”
【今譯】 后漢禰衡字正平,年輕有才學,但狂傲自負,目空他人。建安年間來京都一帶游訪,懷里藏著一枚名刺,準備拜謁時用。但竟沒有他認為可以拜訪的,以至名刺上的字都磨掉了。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指拜訪他人; 或指無人可訪,得不到接納。
【典形】 懷刺、漫滅懷中刺、禰刺、禰衡刺、袖中漫刺、一刺空磨、懷中字漫滅。
【示例】
〔懷剌〕唐·駱賓王《上齊州張司馬啟》:“瞻言前古,徒欲思齊; 俯惟當今,空勞懷刺。”
〔漫滅懷中刺〕 清·錢謙益《宋比玉過訪虞山》之一:“看君漫滅懷中刺,恰稱閑門有雀羅。”
〔禰刺〕 明·李東陽《刑部郎中括蒼金君》:“徐歌漫有臨岐贈,禰刺深勞昨夜通。”
〔禰衡刺〕 宋·陸游《寄題王才臣山居》:“出游恥懷禰衡刺,歸臥盡讀倚相書。”
〔袖中漫刺〕 宋·黃庭堅《次韻笑邢敦夫》:“過閱王公門,袖中有漫刺。”
〔一刺空磨〕 清·黃景仁《重至當涂懷稚存》之二:“六棺未葬悲元振,一刺空磨嘆禰衡。”
上一篇:禰生鸚鵡賦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種豆南山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