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水膠船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 《史記·周本紀》:“昭王之時,王道微缺。昭王南巡狩不返,卒于江上。”正義引《帝王世紀》云:“昭王德衰,南征,濟于漢,船人惡之,以膠船進王,王御船至中流,膠液船解,王及祭公俱沒于水中而崩。”
【今譯】 周昭王時,王權衰微。昭王南巡至漢水時,船人故意用膠粘的船載昭王渡河,船行至中流,膠液化開使船解體,昭王因而被淹死。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借指帝王被害。
【典形】 漢水入膠船、膠船、膠舟、疑膠舟。
【示例】
〔漢水入膠船〕 金·元好問《甲午除夕》:“已恨太官余曲餅,爭教漢水入膠船。”
〔膠船〕 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賦》:“乘漬水以膠船,馭奔駒以朽索。”
〔膠舟〕清·王士禛《過汜光湖懷古》:“膠舟古所戒,遺恨憐昭王。”
〔疑膠舟〕清·王夫之《洞庭秋》之二十六:“蕭颯萬個撼斑管,迢遞千古疑膠舟。”
上一篇:漢尼拔已經闖到門前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漢陰抱甕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