菽水承歡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《禮記·檀弓下》:“子路曰:‘傷哉,貧也。生無以為養(yǎng),死無以為禮也。’孔子曰:‘啜菽飲水,盡其歡,斯之謂孝。’”
【今譯】 子路說:“貧困真是可悲啊。對父母活著沒法供養(yǎng),死了無法盡禮。”孔子說:“即使喝豆粥飲水,能使父母心情快樂,這也就是孝了。”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形容晚輩奉養(yǎng)長輩,對其盡孝,使其快樂。
【典形】 承歡菽水、啜菽之歡、菽水、菽水承歡、菽水親供。
【示例】
〔承歡菽水〕 清·王攄《送徐健庵太史還朝》:“承歡艱菽水,垂老歷憂悁。”
〔啜菽之歡〕 唐·元稹《追封李逢吉母王氏等》:“貧則有啜菽之歡,仕則有捧檄之慶。”
〔菽水〕 宋·蘇軾《過云龍山人張?zhí)煜罚骸霸姇辔穷a,菽水媚翁媼。”
〔菽水承歡〕 唐·李商隱《祭韓氏老姑文》:“弓裘望襲,菽水承歡。”
上一篇:荒臺(tái)麋鹿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董狐之筆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