殷鑒不遠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《詩·大雅·文王》:“宜鑒于殷,駿命不易。”《詩·大雅·蕩》:“殷鑒不遠,在夏后之世。”
【今譯】 《詩經·大雅·蕩》 中講,殷商可鑒察的明鏡不遠,就在夏代。這是一首諷諫周王的詩,詩中指斥商紂王,以借古諷今。夏末桀無道,商湯誅滅了桀; 商末紂無道,周武王又誅滅了商紂王。所以今天的周王,也應以前世為戒。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借指可以作為鑒戒的前事。
【典形】 商鑒、夏為殷鑒、殷鑒。
【示例】
〔商鑒〕 宋·蘇軾《驪山三絕句》之三:“咫尺秦陵是商鑒,朝元何必苦躋攀。”
〔夏為殷鑒〕 宋·李清照《語溪中興頌碑》:“夏為殷鑒當深戒,簡策漢青今具在。”
〔殷鑒〕 唐·白居易《批百僚嚴緩等表》:“垂作孫謀,每懼乎失墜; 取為殷鑒,遂飾以丹青。”
上一篇:楚材晉用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毛義捧檄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