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轅北轍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《戰國策·魏策四》:“魏王欲攻邯鄲,季梁聞之,……往見王曰:‘今者臣來,見人于大 (太) 行,方北面而持其駕,告臣曰:“我欲之楚。”臣曰:“君之楚,將奚為北面?”曰:“吾馬良。”臣曰:“馬雖良,此非楚之路也。”曰:“吾用多。”臣曰:“用雖多,此非楚之路也。”曰:“吾御者善。”此數者愈善,而離楚愈遠耳。’”
【今譯】 戰國時季梁對魏王說:“我今來見大王,在太行山遇見一人,正駕車向北走,他告訴我:‘我要到南方楚國去。’我說:‘你去楚國,為什么朝北走呢?’他說:‘我的馬好。’我說:‘馬雖好,這不是去楚國的路啊。’他說:‘我的盤費足。’我說:‘盤費雖然足,這也不是去楚國的路啊。’他又說:‘我的駕車人技術高。’這幾方面越好,只能離楚國越遠。”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形容行動與目的相反,不會達到目的。
【典形】 北轅失、北轍南轅、背南轅、南轅、適燕當北轅、之楚北首、北轍。
【示例】
〔北轅失〕 唐·韋嗣立《偶游龍門北溪》:“還悟北轅失,方永南澗田。”
〔北轍南轅〕 清·洪升《長生殿》:“枉了上下俄延,都做了北轍南轅。”
〔背南轅〕 金 · 元好問 《哀武子告》:“生氣曾思作九原,迷涂爭得背南轅。”
〔南轅〕 清·王夫之《和白沙》之二:“適燕而南轅,終身無返跡。”
〔適燕當北轅〕 宋·陸游《雜感十首》之六:“適燕當北轅,調瑟當解弦。”
上一篇:南樓詠謔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南郭吹竽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