臨池學書是什么意思
【典源】 《后漢書· 張奐列傳》注引王愔《文志》 曰:“ (張) 芝少持高操,以名臣子勤學……尤好草書,學崔、杜之法,家之衣帛,必書而后練。臨池學書,水為之黑。” 《晉書·衛恒傳》 中《四體書勢》亦載此事。宋·曾鞏《墨池記》:“ (王) 羲之嘗慕張芝,臨池學書,池水盡黑,此為其故跡,豈信然邪?”
【今譯】 后漢張芝 (字伯英) 為著名書法家,他年輕時勤學苦練,尤擅草書,家中買來的絹帛,必先用于練字而后再染,他在池邊研墨習字,池水都被弄黑。晉代王羲之 (人稱王右軍) 亦為著名書法家,也曾臨池學書,撫州臨川城東有一水池,相傳即為羲之臨池學書之處。
【釋義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書法精絕;或用以指練習書法。
【典形】 池盡墨、池水含墨、臨池,墨成池、墨池、試墨臨池、寫遍未裁衣、一池墨、洗墨無池、臨池盡墨。
【示例】
〔池盡墨〕 唐·張祜《酌房子客郊居》:“近日稍聞池盡墨,他時誰見壁藏書。”
〔池水含墨〕 北周·庾信《奉和永豐殿下言志》之五:“池水朝含墨,流螢夜聚書。”
〔臨池〕 唐·韓愈《李員外寄紙筆》:“題是臨池后,分從起草余。”
〔墨成池〕 宋·陸游《書悲》:“賴有墨成池,淋漓豁胸臆。”
〔墨池〕唐·駱賓王《冬日過故人任處士書齋》:“雪明書帳冷,水凈墨池寒。”
〔試墨臨池〕 元·張可久《人月圓·會稽懷古》:“試墨臨池,荷花十里。清風鑒水,明月天衣。”
〔寫遍未裁衣〕 宋·蘇轍《次韻劉貢父題文潞公草書》:“應笑學書心力盡,臨池寫遍未裁衣。”
〔一池墨〕 宋·陸游《東齋雜書》之五:“霏霏半篆香,湛湛一池墨。”
上一篇:東閣待賢是什么意思
下一篇:為酒求官是什么意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