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的解釋|仙的意思|“仙”字的基本解釋
“仙”是古代傳說或宗教里所說的長生不死的人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死亡是不可抗拒的。但是,在遙遠的古代,我們的祖先還不可能知道這個規律,他們幻想著能夠有一個老而不死的方法和去處。文字是表達人的思想的工具。古代人們的這種意念,很自然地反映到了古文字上。在小篆中,“仙”字有兩種寫法,一種左邊是“人”字,右邊的部分和遷移的“遷”字含義相同,有“登高”、“遷移”的意思。另一種上部是“人”,下部是“山”,含義是指人在山上。后人把這個字變成了左右結構,就成了今天簡化字所采用的寫法。兩個“仙”字雖然字體不一樣,但字義卻是相關的。《釋名》中解釋說:“老而不死曰仙。仙,遷也,遷入山也。”這就是說,“仙”是指遷入山里的、老而不死的人。
“仙”與“山”在文化上有著十分密切的淵源關系。山,高高聳立,云纏霧繞,與天相連,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神話中所說的天國仙境。所以,西部高原地區的昆侖山就成為中國神仙思想的發源地之一,瑰麗神奇的昆侖山神話成為中國仙話的一個重要源頭。眾所周知的西王母是傳說中仙界的主宰,是長生不老藥物的擁有者和掌管者。她就是從昆侖山神話中的形象演變而來的。
東部沿海地區的蓬萊神話系統演變而成的仙話,也成為中國仙話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“仙”和山的關系。
在中國的東部濱海一帶常常可以看到海市蜃樓。海市蜃樓的物理成因古人無法了解,而它的奇妙景觀卻激發了古人豐富的想像力。他們幻想:在茫茫大海中,浮著幾座神山,仙人們就住在那里。戰國中期以后,從齊王、燕王到秦始皇,都多次派人進行海上求仙活動。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記載:齊國方士徐市等上書給秦始皇,說海上有三座神山,名叫蓬萊、方丈、瀛洲,仙人居住在上面。秦始皇后來派遣徐市率領幾千童男童女,到海上尋找仙人。當然是沒有什么仙人是可以找到的。
在中國的民間文學作品中,在眾多的神話傳說中,玉皇大帝、西王母、七仙女等等都是人們熟知的仙人形象,而“八仙過海”的故事在中國也廣為流傳。“八仙”指李鐵拐、漢鐘離、藍采和、張果老、何仙姑、呂洞賓、韓湘子、曹國舅等八位仙人。這一套神仙班子里,有男有女,有老有幼,有富貴有貧賤。相傳八仙都有自己的寶物,有一天他們沒有駕云飛躍,而是乘著各自的寶物渡過了波濤洶涌的大海。后來“八仙過海”常與“各顯神通”連用,比喻各有各的本領,各有各的辦法。
如果一個人過著自由自在、無憂無慮的生活,我們就可以說他“過著神仙一樣的日子”。“人間仙境”則是比喻一個地方景物美麗、幽雅,好像仙人居住的地方。
傳說中的仙女都是非常美麗的女子,“貌若天仙”、“仙姿玉色”,都是比喻容貌像仙女一樣美麗。
“仙”還可以引申,指超脫一般世俗的人。唐代詩人李白才情飄逸如仙,因而被稱作“詩仙”。
上一篇:親的解釋|親的意思|“親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伐的解釋|伐的意思|“伐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