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的解釋|電的意思|“電”字的基本解釋
現代社會一時一刻都離不開電。帶電的詞,如“電燈、電話、電影、電視、電腦”可以排出一長串。然而,古人眼中的“電”是怎樣的呢?
在甲骨文中,“神”和“電”是同一個字,是個象形字,像閃電炸裂、光耀曲折的樣子,和現在用來標志電的符號相似。由于這個字很早就被假借為地支第九位的“申”,于是就在這個字的上面加了個雨字頭,造出“電”字。用來表示“閃電”這一最初含義,成為會意字。《說文解字》說:“電,陰陽激耀也,從雨,申聲。”用“陰陽激耀”來解釋“電”,無疑是符合科學原理的。現在的簡化字“電”經過改變筆勢重新恢復了古代寫法。
“申”在《說文解字》中有兩種解釋,一是“電”,一是“神”,可見許慎已認識到“電”與“神”有密切關系,都來源于“申”。周代金文里有“享孝于皇申祖考”的話,意思是“祭獻和孝敬偉大的神靈祖宗”。把“申”──也就是“電”──當“神”字用,說明當時的人的確是把“電”和“神”當成一個東西來看待的。后來在“申”字的左邊加上“示”,才分化出“神”字。
古人為什么會把“電”看成“神”呢?古人所能遇到的自然災害,如山崩地震,森林大火,狂風暴雨,洪水泛濫,都是和雷電伴隨在一起的。面對眾多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和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,古人心目中的雷電作為災禍的預兆,就成了天神的吼聲和天神的現身。古人對電的恐懼敬畏轉而變成對神的恐懼敬畏,“電”也就變成了“神”。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司電之神叫電母,通常叫作閃電娘娘,是雷公的配偶。她右手持鏡引光,以示閃電,與雷公一起受民間供奉。過去中國房屋的屋脊上常塑有雷公電母的形象,以為可以防火除災。
現在打雷下雨時,空中帶電的云發生的放電現象仍叫“閃電”,也與打雷合稱為“雷電”、“電閃雷鳴”等。此外,電更多的就是指能發光、發熱、產生動力的一種能源,如“交流電”、“直流電”等。“電”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極為廣泛,用電作動力或與電有關的事物,都可以冠有“電”字。如電機、電車、電鎬、電灌、電焊、電纜、電飯鍋、電冰箱、電報等等。
“電”又可以用來形容時間短促或行動快捷,如“電光石火”。這本是一個佛教用語,意思是指人生如閃電的光、如擊石所發的火星一樣短暫,后也用來指稍縱即逝。又如“風馳電掣”,意指像刮風和閃電那樣迅速。
過去“電”還用作請人明察的敬辭。如“電察”即“明察”,“敬請臺電”即“請您明察”。
需要注意的是,隨著社會的發展,“電”的有些用法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詞的本義。如“充電”,本指把直流電源接到蓄電池的兩極,使蓄電池獲得放電能力,現也指通過學習補充知識和技能,這是一種比喻的用法。又如“觸電”,原指人或動物觸及電流。當今也用作對首次接觸電視劇、電影的幽默說法。
上一篇:猜的解釋|猜的意思|“猜”字的基本解釋
下一篇:白的解釋|白的意思|“白”字的基本解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