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葉公好龍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葉公好龍的拼音:yè ɡōnɡ hào lónɡ
解釋 好:喜愛。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事物,實際上并不真的愛好它。
出處 漢·劉向《新序·雜事五》:“葉公子高好龍,鉤以寫龍,鑿以寫龍,屋室雕文以寫龍。于是天龍聞而下之,窺頭于牖,施尾于堂。葉公見之,棄而還走,失其魂魄,五色無主。是葉公非好龍也,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。”
孔子的弟子子張拜見魯哀公,等了七天魯哀公都沒有以禮相見,于是子張離開魯國,離開時托仆人帶話給魯哀公說:“我聽說君王您敬愛讀書人,所以不遠千里,頂著白霜和露水,冒著灰塵和污垢,走了一百里路才住宿一次,腳上磨出了層層老繭,走到以后自己不敢休息,馬上拜見您,但過了七天您都沒有接見。看來,您所標榜的喜愛讀書人,就像公子葉高喜歡龍一樣,是表面現象。公子葉高喜歡龍,他家里的器物上以及房屋臥室到處都畫著龍。真龍聽說后于是從天上下來,頭從窗戶中伸進來看,尾巴拖曳到了堂屋。葉公一見,嚇得失魂落魄、六神無主,轉身就跑。這位葉公并非真的喜歡龍,而是喜歡那像龍其實又不是龍的東西。現在我聽說您喜歡士人,于是不遠千里來見您,但是您七天都不接見,可見您并非真的喜歡讀書人,您喜歡的是那像讀書人其實并不是讀書人的人。《詩經》里說:‘心里埋藏著它,哪一天能忘掉它?’我冒昧托人轉告上面這些話,然后離開魯國。”
近義 虛情假意
反義 表里如一
例句
他是一個葉公好龍的人,你一旦真要他這樣干的時候,他又不干了。
上一篇:《口是心非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司馬昭之心,路人皆知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