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從善如流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從善如流的拼音:cónɡ shàn rú liú
解釋 聽從正確的意見,如同水從高處流下那樣迅速和順當。
出處 《左傳·成公八年》:“楚師之還也,晉侵沈,獲沈子揖初,從知、范、韓也。君子曰:‘從善如流,宜哉!’”
欒書是春秋中期晉國的著名將領。魯成公六年(公元前585年),楚國攻打鄭國,晉國派欒書率軍救鄭,兩國軍隊在繞角相遇。尚未戰斗,楚軍撤回,晉軍于是順便侵襲蔡國。楚國的公子申、公子成率領申、息兩縣的軍隊救援蔡國。欒書的兩名副將向他請求想要迎戰,欒書正打算答應,另外三名手下知莊子、范文子、韓獻子勸諫說:“不行。我們前來救援鄭國,尚未戰斗楚軍即離開了我們,我們于是來到這里。這樣做,等于是把殺戮搬到了別人頭上。殺戮尚未完結,又激怒楚軍,初戰一定不能取勝。即使戰勝,也不是好事。我們大軍出征,結果只打敗了楚國兩個縣的力量,又有什么光榮的呢?假如不能打敗對方,受到的恥辱就太重了,不如回去的好。”于是晉軍就撤退回國。
當時晉軍將領中想作戰的人很多,有人對欒書說:“您掌握軍權,應該斟酌民心辦事。現在您的副將十一人,不想交戰的只不過三個罷了,想戰的是大多數,您應該聽從多數人的主張。”欒書說:“好的主張才是大眾的主張。現在三位將領的意見一致,是大眾的好主張,聽從他們的,不也行嗎?”晉軍退軍后,楚軍也撤退回國。晉軍又趁機侵襲了沈國,俘獲了沈國的國君揖初,這也是采納知莊子、范文子、韓獻子建議的結果。當時的有識之士評論說:“欒書聽從好的意見就像水流一樣和順迅速,真是合宜啊!”
例句
曹操和袁紹相比,一個從善如流,一個剛愎自用,結果袁紹失去了民心和人才,最終兵敗人亡。
上一篇:《亡羊補牢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以一當十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