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韋編三絕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韋編三絕的拼音:wéi biān sān jué
解釋 韋:古代用以編連竹簡的牛皮繩。絕:斷。本指因為讀書用功,以至于把串聯簡冊的牛皮繩都翻斷了。后常用來比喻讀書勤奮、治學刻苦。
出處 《史記·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晚而喜《易》,序《彖》《系》《象》《說卦》《文言》。讀《易》,韋編三絕。”
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,我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。他一生都不恥下問、勤于學習,并且培育出了很多出色的學生。孔子周游列國之后,覺得周室衰微,禮崩樂壞,古書殘缺不全,于是追溯夏、商、周三代的禮儀,重新編訂了《詩》《書》《禮》《樂》《易》《春秋》六經。
到了晚年,孔子喜歡鉆研《易》經,并且寫出了《彖》《系》《象》《說卦》《文言》等解釋《易》經的篇目。后人將孔子編訂的《易》經以及在鉆研《易》經的過程中撰寫的十篇解釋合在一起,稱為《周易》。孔子鉆研《易》經非常用功,卷不釋手,以至于把串聯竹簡的皮繩都翻斷了好多次。他自己還說:“假如上天再讓我多活幾年,我一直這樣堅持學習鉆研,那我對于《易》的文辭和義理就能全面理解、充分掌握了。”
例句
許多老教授們韋編三絕,寫出了流傳千古的佳作。
上一篇:《陶熔鼓鑄,潛移默化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飲鴆止渴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