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羊質虎皮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羊質虎皮的拼音:yánɡ zhì hǔ pí
解釋 實質是羊,而外表披著虎皮。比喻外強內弱,虛有其表。
出處 西漢·揚雄《法言·吾子》:“羊質虎皮,見草而悅,見豺而戰,忘其皮之虎也。”
揚雄是西漢蜀郡成都人,很有才學。他覺得群經之首為《周易》,就模仿它寫了一部《太玄》,認為傳記之首是《論語》,就模仿它寫了一部《法言》。《法言》共十三篇,尊圣人,談王道,旨在捍衛和發揚儒家學說。同時,對當時流行的天人感應、鬼神圖讖予以批判,在思想史上占有一定地位。
在《法言·吾子》中記載了這樣一段對話,有人問:“有一個人,自稱姓孔,字仲尼。進入孔子的門庭,登上孔子的廳堂,伏在孔子的書桌上,穿著孔子的衣服,這人可以說是孔子嗎?”答道:“他的外表是孔子,他的實質并不是。”“請問什么是實質?”答道:“實質是羊,而外表披著虎皮,見到青草就非常高興,見到豺狗就渾身打戰,都忘了自己身上還披著虎皮,能嚇著豺狗呢。”
近義 外強中干
例句
這群侵略者羊質虎皮、外強中干,在勇士們的猛攻下狼狽逃竄。
上一篇:《羊公之鶴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翥鳳翔鸞,飛燕游龍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