劍沉豐獄;驥伏鹽車拼音,劍沉豐獄;驥伏鹽車對偶成語介紹
劍沉豐獄;驥伏鹽車拼音:jiàn chén fēng yù;jì fú yán chē
【上】《晉書· 張華傳》載:吳滅晉興之際,斗牛間常有紫氣。晉尚書張華請教雷煥,雷煥說:是寶劍之精,上徹于天,在豫章豐城。張華補雷煥為豐城令。“煥到縣,掘獄屋基,入地四丈余,得一石函,光氣非常,中有雙劍,并刻題,一曰龍泉,一曰太阿。”后人以“劍沉豐獄”比喻有才華的人未被挖掘,被埋沒。
【下】驥:良馬,千里馬。伏:駕(車)。千里馬拉鹽車。比喻有才能的人遭到抑制。多指埋沒人才。◆ 也作“驥服鹽車”。《戰國策·楚策四》:“夫驥之齒至矣,服鹽車而上太行。”
【綜】比喻人才被埋沒,處境困厄。
【例】① 明· 吾丘瑞《運甓記· 辭親赴任》:“爭奈塵埋,未逢鑒識,譬之劍沉豐獄,驥伏鹽車。”② 王老師是浙江大學解放后第一屆外語系高才生,工作后說了句“教育不要照搬蘇聯”的話,被打成“右派”,發配到新疆農場勞動,足足有二十年劍沉豐獄,驥伏鹽車。
上一篇:《刻舟求劍,守株待兔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匕鬯不驚,秋毫無犯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