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顏高議;面折廷爭拼音,抗顏高議;面折廷爭對偶成語介紹
抗顏高議;面折廷爭拼音:kàng yán gāo yì;miàn zhé tíng zhēng
【上】抗顏:不看他人臉色。高議:發表高論。形容態度嚴正,闡明自己的意見。宋·蘇軾《上劉侍讀書》:“抗顏高議,自以無前。”
【下】面折:當面批評、指責別人的過失。廷爭:在朝廷上直言諫爭。指在朝廷上犯顏直諫,據理力爭。◆ 也作“面引廷爭”“面折庭爭”。古華《芙蓉鎮》:“彭老總是為民請命,仗義執言,面折廷爭。”
【綜】形容態度嚴正地闡明自己的意見,直言敢諫。
【例】大宋宰相寇準,剛正不阿,襟懷坦蕩,幾次在朝廷抗顏高議,面折廷爭,因此在四十年的為官生涯中數起數落,屢遭挫折。
上一篇:《抉瑕擿釁,挑牙料唇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拋戈棄甲,辱國喪師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