搴旗斬馘;討逆除暴拼音,搴旗斬馘;討逆除暴對偶成語介紹
搴旗斬馘;討逆除暴拼音:qiān qí zhǎn guó;tǎo nì chú bào
【上】搴:拔取。馘:割下所斬敵人的左耳(來計數報功)。謂拔取敵方旗幟,砍下敵人首級。◆也作“搴旗斬將”。唐· 陳子昂《為建安王誓眾詞》:“今日之伐,須如雷霆之震,虎豹之系,搴旗斬馘,掃孽除兇。”
【下】討伐和消滅背叛的殘暴勢力。《晉書·張軌傳》:“所以討逆除暴,成功濟務,寧宗廟社稷,致天下之福,不可廢也。”
【綜】形容勇猛善戰,討伐掃除殘暴的敵人。
【例】大作家施耐庵在《水滸傳》中塑造了梁山一百零八將形象,他們都是搴旗斬馘、討逆除暴的英雄好漢。
上一篇:《搔頭弄姿,拋聲炫俏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
下一篇:《擎天玉柱,架海金梁》成語意思解釋與出處|例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