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近水樓臺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近水樓臺:jìn shuǐ lóu tái
詞源:宋·俞文豹《清夜錄》:“范文正公 (范仲淹)鎮錢塘,兵官皆被薦,獨巡檢蘇麟不見錄, 乃獻詩云:‘近水樓臺先得月,向陽花木易為春’”
詞由: 蘇麟曾在范仲淹手下做官。范仲淹是個性情耿直、待人誠懇的人。他做杭州知州時, 蘇麟在杭州所屬的外縣做巡檢。范仲淹知人善任, 珍惜人才, 他身邊的許多文武官員, 都由于他的推薦擔任了合乎自己理想的職務, 受到他的關心幫助。蘇麟因遠離杭州, 接近知州范仲淹的機會很少, 所以一直未能提拔, 心里不平。有一次蘇麟因事到杭州來見范仲淹,順便獻上詩一首,其中有兩句:“近水樓臺先得月, 向陽花木易為春”,意思即: 靠近水邊的樓臺可以先看到月亮, 在向陽的地方生長的花草樹木,總是先發芽、開花, 顯現出春天的景色。蘇麟用這兩句詩來比喻接近范仲淹的人能先得到好處。范仲淹看詩后, 明了他的用意, 后來便根據蘇麟的才能和愿望, 替他寫了一封推薦信, 滿足了他的要求, 蘇麟很高興。
詞義: 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。比喻由于接近而獲得優先的機會。亦作“近水樓臺先得月。”
書證: 《晚清文學叢鈔·冷眼觀》第二十回:“現在恭喜你比我先得近水樓臺了, 可羨! 可羨!”葉圣陶 《得失》: “他的表兄調任了, 調到他去年教課的那所中學校來當校長了。近水樓臺,自然容易得月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轉禍為福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逼上梁山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