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濠上觀魚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濠上觀魚:háo shàng guān yú
詞源: 《莊子·秋水》:“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。莊子曰:‘鰷魚出游從容, 是魚之樂也。’惠子曰:‘子非魚, 安知魚之樂?’ 莊子曰: ‘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魚之樂?’”
詞由: 戰國時, 有一次, 莊周和他的朋友惠施在一起閑游, 走到濠水橋邊上, 只見橋下河水清澈見底,一群白魚在水里悠閑地游來游去。莊周感嘆說:“魚兒游得從從容容,可見魚是很快活的。”惠施笑著對莊周說:“你不是魚, 怎么知道魚很快活呢?”莊周聽了, 也笑著反駁說:“你不是我,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魚兒快活呢?”
詞義: 原指莊子與惠施在濠水邊上看魚,對魚之樂是否可知進行辯論。后用來比喻縱情山水, 自得其樂。亦作“魚游濠上”。
書證: 宋·黃庭堅《李濠州挽詞》:“魚游濠上方云樂, 鵬在承塵忽吉兇。”宋·陸游《江亭》詩:“濠上觀魚非至樂, 管中窺豹豈全斑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漆身吞炭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狐假虎威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