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行云流水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行云流水:xíng yún liú shuǐ
詞源: 宋·蘇軾《與謝民師推官書》:“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, 觀之熟矣:大略如行云流水, 初無定質, 但常行于所當行, 常止于不可不止; 文理自然, 姿態橫生。”
詞由:公元1100年9月, 蘇軾由廣東的儋州往內地調, 路過廣州時,當時在廣東做推官的謝民師, 把平日寫的詩文拿去向蘇軾請教, 并經常到蘇軾的寓所質疑。兩人相處時間雖然很短, 可是情誼卻非常深。蘇軾離開廣州后, 寫信給謝民師表示謝意。在這封信里, 蘇軾談了他的文學主張。他說: 寫文章不要做作,要象行云流水那樣的自然。文章本無定格,覺得非寫不可就寫,寫完了要說的話就停止。
詞義:象飄浮的云、流動的水。比喻寫文章隨自己的心意而揮筆,不受什么拘束,或指文章寫得自然,流暢;也比喻無足輕重的事物。亦作“流水行云”。
書證:《宋史·蘇軾傳》:“軾與弟轍,師父洵為文,既而得之于天。嘗自謂:‘作文如行云流水,初無定質,但常行于所當行,止于所不可不止。雖嬉笑怒罵之辭,皆可書而誦之。’”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·莊子休鼓盆成大道》:“今日被老子點破了前生,如夢初醒,自覺兩腋風生,有栩栩然蝴蝶之意,把世情榮枯得喪,看做行云流水,一絲不掛。”《西湖佳話·白堤政跡》:“樂天道:‘商玲瓏雖然解事,亦不過點綴湖山,助吾朝夕間詩酒之興耳,過眼已作行云流水,安足系吾心哉?’”茅盾《〈力原〉讀后感》:“結構如行云流水,層次分明,先呼后應。”宋·洪咨夔《平齋詞·壽章君舉》:“流水行云才思,光風聲月精神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螳螂捕蟬,黃雀在后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行尸走肉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