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前車之鑒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前車之鑒:qián chē zhī jiàn
詞源: 《荀子·成相》:“前車已覆,后未知更何覺時!”《漢書·賈誼傳》卷四十八:“鄙諺曰:‘前車覆, 后車誡。’夫三代之所以長久者, 其已事可知也。然而不能從者, 是不法圣智也。秦世之所以亟絕者, 其轍跡可見也, 然而不避, 是后車又將覆也。夫存亡之變, 治亂之機(jī), 其要在是矣。”
詞由: 賈誼, 是漢文帝兒子的太傅。他曾經(jīng)多次向漢文帝陳述政事。一次, 他在上書中書道:“俗話說:‘前面的車子翻了, 后頭的車子就要引以為戒。’夏、商、周三代各統(tǒng)治了好幾百年, 為什么秦朝只傳了兩代就被滅亡了呢? 這是因為秦朝沒有效法三代。秦代滅亡的車跡已經(jīng)早看到了, 然而如果不吸取這個教訓(xùn), 我們也會走上覆亡的道路。所以說, 一個朝代的存亡、治亂, 關(guān)鍵是看能不能以“前車覆”的故事作為鑒戒。”文帝認(rèn)為賈誼的意見很好, 于是采取了一定的勵精圖治措施。
詞義: 以前面車子翻倒作為教訓(xùn)。鑒: 鏡子, 引申為教訓(xùn)。比喻要以前人失敗的經(jīng)歷作為后人從事的鑒戒。亦作“前車可鑒。”
書證: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三十六回:“再要遭際不偶, 去作個榜下知縣,我便是你的前車之鑒,不可不知。”毛澤東《反對日本進(jìn)攻的方針、辦法和前途》:“民族戰(zhàn)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,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。阿比西尼亞的覆轍,前車可鑒。”王西彥《春寒》:“他們最后是餓死在首陽山的……那就是因為他們迂腐到‘不食周粟’的緣故。這一點也必須當(dāng)作我們的前車之鑒的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前倨后恭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功德無量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