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唯命是從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唯命是從:wéi mìng shì cóng
詞源:《左傳·昭公十二年》:“今周與四國服侍君王,將唯命是從,豈其愛鼎?”
詞由:楚靈王一直想得到九鼎作為鎮國之寶。公元前530年,有一次楚靈王外出打獵,住在乾谿行宮。楚靈王問大臣子革說:“過去我們祖上熊鐸和齊、衛、晉、魯四國共同服事周天子康王,他們都分到了珍寶,唯獨我們楚國沒有,我想派人到周天子那里去要求把九鼎給我們作鎮國之寶,你看周天子愿意給嗎?”子革回答說:“大王不必多慮,現在周天子和齊、衛、晉、魯四國都服侍君王,一定會聽從你的意愿,哪里還會愛他的鼎呢?”
詞義:叫做什么就做什么,完全服從命令。唯:單單,只有。是從:絕對地服從”。
書證:明·邵景詹《覓燈因話·姚公子傳》:“妻翁……,亦與之約曰:‘爾本貴人,故重其值,但輸券之后,當唯命是從,不得違忤。”明·馮夢龍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五十回:“大夫能主持于內,寡人唯命是從,豈敢有違。”清·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》第六十七回:“他的意思,是要外國人知道他唯命是從,如奉圣旨一般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唉聲嘆氣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喜不自勝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