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香象渡河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香象渡河:xiāng xiàng dù hé
詞源:《優婆塞戒經》卷一:“如恒河水, 三獸俱渡, 兔、馬、香象。兔不至底, 浮水而過。馬或至底, 或不至底。象則盡底。”《傳燈錄》:“同在佛所, 聞說一味之法, 然所證有深淺。譬如兔、馬、象三獸渡河,兔渡則浮, 馬渡及半, 象徹底截流。”
詞由: 這是佛家論經說法中的故事, 說的是同在一個佛堂論說佛法, 說的是有深有淺。就象兔、馬、香象渡恒河一樣, 淺的就象兔渡,不能到達河底, 只能浮水而過; 不深不淺的就象馬渡恒河一樣, 只能探及河水的一半, 還有下面的水就探不到了; 深的就象香象渡河, 河水深處它也能探到。
詞義: 香象渡河能探至河水底層。香象: 身上出香風的象。比喻論證說理非常透徹、深刻的詩文。亦作“香象絕流”。
書證:宋·嚴羽《滄浪詩話·詩》:“李、杜數公,如金鳷擘海,香象渡河,下視郊、島輩,直蟲吟草問耳。”清·袁枚《隨園詩話》卷八:“嚴滄浪借禪喻詩,所謂‘羚羊掛角,香象渡河,有韻可味,無跡象可尋。’”明·袁宗道《雜說類》:“至如般若緣深,靈根夙植,伽陵破卵,香象絕流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食不厭精,膾不厭細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香車寶馬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