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調虎離山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調虎離山:diào hǔ lí shān
詞源: 明·許仲琳《封神演義》第八十八回:“子牙接上書來, 展開觀看:‘……子牙公須是親自用調虎離山計, 一戰成功。’”
詞由: 周武王會同各路諸侯向商都朝歌進軍玉澠也 (今河南澠池縣西)。這個縣城不大, 卻折了許多將官,一時攻打不下。姜子牙正在那里傷悼, 夾龍山 飛龍洞的道友懼留孫派門人送來一封密信, 信里獻上調虎離山之計, 擒殺澠池守將張奎。姜子牙于是分兵埋伏, 自己便與周武王同出營帳, 至澠池城關前指畫攻城。張奎見城下穿紅袍的周武王探看城池, 覺得欺人太甚, 真是肆無忌憚了。頓時胸中怒火燒, 隨即上馬拎刀, 開城殺出。姜子牙與周武王見張奎趕來, 撥馬向西而走。張奎見只有周武王君臣二人, 也就放心趕來。忽然金鼓齊鳴, 炮聲連天, 埋伏的周軍一路將張奎團團包圍, 一路飛奪城關。張奎此時知道中了調虎離山計, 但為時晚矣。
詞義: 設法使老虎離開山窩。調:調動。比喻用計誘使對方離開他所憑借的有利場所, 以便乘機行事。
書證: 明·吳承恩《西游記》第五十三回:“我是個調虎離山計, 哄你出來爭戰, 卻著我師弟取水去了。”郭沫若《海濤集·南昌之一夜》:“鄧在廬山和蔣的談判并不愜意, 蔣要鄧到南昌總司令行營代理參謀長。……這自然是調虎離山之計, 鄧和武漢派都是不能同意的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請自隗始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負荊請罪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