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金馬玉堂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金馬玉堂:jīn mǎ yù táng
詞源:漢·揚雄《解嘲》:“歷金門上玉堂有日矣,曾不能畫一奇,出一策。”
詞由:西漢時的揚雄,字子云,是蜀郡成都人。他雖口吃,不大會說話,可是博學多才,且能深思,寫得一手好文章。漢成帝時,由于大司馬王音的推薦,獻上《甘泉》、《河東》、《羽獵》、《長楊》四篇賦,得到漢成帝的好評,拜為郎,成為皇帝左右的人物。但他總覺得自己的才干沒能充分地發揮出來,覺得自己還沒有什么作為,于是便寫了篇文章,聊以自責,也聊以自慰。他說“我經過了金馬門,來到了玉堂殿,時間是不少了,可是還沒有能為朝廷做過一點事啊!”
詞義:漢代的金馬門和玉堂殿。金馬:漢代未央宮的門名。漢武曾使學士在這門前待詔,以備顧問;玉堂:漢代的玉堂署,供待詔學士議事的地方。宋代以后指翰林院。亦作“玉堂金馬”。
書證:宋·歐陽修《會老堂致語》:金馬玉堂三學士,清風明月兩閑人。”宋·王辟之《澠水燕談錄》四《高逸》:“歐陽文忠公、趙少師、呂學士同燕集,文忠公親作口號云:“金馬玉堂三學士,清風明月兩閑人。”元·費唐臣《貶黃州》第一折:“顯一身氣象,步金馬玉堂。”元·戴善夫《風光好》第三折:“此別后我專想著你玉堂金馬懷離恨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金迷紙醉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錦囊佳句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