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采葑采菲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采葑采菲:cǎi fēng cǎi fěi
詞源: 《詩經(jīng)·邶風·谷風》:“習刁谷風, 以陰以雨。勉同心, 不宜有怒。采葑采菲, 無以下體。德音莫違, 及爾同死。”
詞由: 這首詩敘寫了一個被丈夫遺棄的女子, 訴說丈夫不是的故事。東周時的衛(wèi)國, 國俗傷敗。淫于新婚, 棄其舊室, 成了一種社會風氣。這里原來的妻子還沒有走, 那里丈夫就要和新歡舉行結婚儀式了。就在這個時刻, 一個棄婦對丈夫訴說: 天氣說變就變, 你的心怎么也是這樣, 說變就變呢? 夫妻之間應當是同心協(xié)力、互相勸勉, 而你對我動不動就發(fā)怒打罵。譬如蔓菁、蘆菔, 不能因為它們的根和莖是苦的, 就連它的葉子都丟掉; 你也不能因為我沒有以前漂亮, 而不想想我對你的真心, 就丟棄我啊!我勸你要有一前后言行一致的美譽, 我多么希望能和你百年偕老啊!
詞義: 采集蔓菁、蘆菔, 不能因為它們的根莖味苦, 就連葉子都不要。葑: 蔓菁, 葉和根、莖都可吃, 但根、莖味苦。菲: 蘆菔, 葉厚而長, 莖上有毛。比喻不能因其有所短而舍其所長。
書證: 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《詩》曰‘采葑采菲, 無以下體。’君取節(jié)焉可也。”宋·陳亮 《與章德茂侍郎書》:“舊部當尊之人,相與不失之瘦,采葑采菲取節(jié)焉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酒酣耳熱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重九登高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