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走狗烹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走狗烹:zǒu gǒu pēng
詞源: 《史記: 越王勾踐世家》:“范蠡遂去, 自齊遺大夫種書曰:‘蜚(飛) 鳥盡, 良弓藏; 狡兔死, 走狗烹。越王為人, 長(zhǎng)頸鳥喙, 可與共患難, 不可與共樂, 子何不去?”
詞由: 周敬王四十二年,越王勾踐趁吳國(guó)連年天災(zāi)、民心愁怨之時(shí),征集境內(nèi)士卒, 大舉伐吳。一連三戰(zhàn), 吳兵三敗。吳王夫差只得退守姑蘇城,并請(qǐng)求越王停戰(zhàn)。由于大夫范蠡、文種的勸諫, 越王攻破了姑蘇城, 吳王被逼自殺了。越王進(jìn)據(jù)吳王之宮, 群臣稱賀, 大悅而笑, 惟越王面無喜色。范蠡心中明白: 這是越王不肯將功勞歸于臣下, 他妒忌功臣之心產(chǎn)生了。于是范蠡連夜溜到齊國(guó), 不久即派人送信給文種道: 鳥獸盡了, 良弓沒有用了, 只好藏了。狡兔死了, 獵狗就會(huì)賣了吃掉。那越王為人陰險(xiǎn),只可與他共患難, 而不可與他共安樂, 您還是早走了吧! 后來文種沒有聽從, 真的被越王賜劍自刎了。
詞義: 獵狗被煮了吃掉。比喻天下已定, 功臣遭到殺戮。
書證: 明·馮夢(mèng)龍 《灑雪堂·伍祠祈夢(mèng)》:“興亡何處笑銅駝, 吊石馬泣金輿從來無定據(jù)。眼底幾丘墟,是兔兒多遷延了走狗烹, 休道你舫兒輕一時(shí)間脫了網(wǎng)羅誅。”清·黃遵憲《群公》詩:“兵威肯薄牽牛罰, 黨論猶嗟走狗烹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赤繩系足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超今冠古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