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赤繩系足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赤繩系足:chì shéng jì zú
詞源:唐·李復言《續幽怪錄》:“韋固少未娶,旅次宋城,遇老人倚囊而坐,向月檢書。固問之,答曰:‘此幽明之書。’固曰: ‘然則君何主?’曰:‘主天下之婚姻耳。’固問囊中何物,曰:‘赤繩子,以系夫婦之足,雖仇敵之家,貧賤懸隔,天涯從宦,吳楚異鄉,此繩一系,終不可逭。’”
詞由:古時候有個叫李固的人,年紀輕,還沒有娶妻子。有一天,他到宋城去游玩,看見一個老人坐在那里,身旁有一只口袋,對著月亮在翻閱書冊。李固問他看的是什么書,他說是關于幽明方面的書。李固又問他這書有什么用,他說主天下的婚姻。又問他口袋里裝的是什么東西:他說:“是紅的繩子,是系夫婦的腳的。男女兩個用這根繩子系在一起,不管他倆原來是仇家,還是貧富懸殊;是離得很遠,還是官民不同,最后還是要結為夫妻的。”
詞義:用紅的繩子系在男女的腳上。赤繩:紅的繩子;系:結,扣。舊指男女的婚姻是注定的,后也指雙方由媒人介紹而締成姻緣。
書證: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卷二:“若論到夫婦,雖說是紅線纏腰,赤繩系足,到底是剜肉粘膚,可離可合。”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五:“婚姻事皆系前定,從來說月下老赤繩系足,雖千里之外,到底相合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貧賤之交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走狗烹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