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明珠彈雀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明珠彈雀:míng zhū tán què
詞源: 《莊子·讓王》:“今日有人于此, 以隨侯之珠, 彈千仞之雀, 世必笑之。是何也? 則其所用者重,而所要者輕也。”
詞由: 莊子是先秦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。他對當時的社會現實不滿,可又無法反抗它, 就不得不走隱居避世的道路。莊子的處世態度就是玩世不恭, 隨俗浮沉。《莊子·讓王》先敘述了顏闔無意于富貴,不原接受魯哀公的禮物這么一個故事。接著就發表了一段議論, 大意是說: 象顏闔這樣無意于富貴的人是難得的。一般的世俗君子, 都寧愿冒著危險, 不惜犧牲生命, 去追求富貴, 豈不可悲嗎!其實道理很明白: 如果有這樣一個人,用“隨侯之珠”(傳說中的寶珠)作彈丸,去打飛翔于高空的雀子,人們一定要笑他是個大傻瓜。為什么呢?因為他所用的珍珠太貴重,而所打的雀子太輕微,得不償失啊!那么,生命難道不該比寶珠更要貴重得多嗎?為什么輕易以生命去求富貴呢?
詞義:用明珠去彈鳥雀。明珠:明亮晶瑩的珍珠。比喻因貪圖小利而失掉了更珍貴的東西。
書證:宋·邵伯溫《河南邵氏聞見錄》卷六:“將明珠而彈雀,所得者少,所失者多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日暮途窮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明珠暗投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