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小題大做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小題大做:xiǎo tí dà zuò
詞源: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七十三回:“探春坐下, 便問:‘才剛誰在這里說話, 倒象拌嘴似的?’迎春答道:‘沒有什么, 左不過他們小題大做罷了,何必問他?’”
詞由: 在賈家的姐妹中, 迎春是懦弱的。她的乳母把她的金絲風拿去的, 她不但不追, 不問, 而且當她的丫環繡橘要去告訴王熙鳳, 她還攔住。乳母的媳婦到迎春這里來,要迎春到賈母那里去說情, 迎春不肯去, 反而責怪迎春起來。繡橘聽了都不服氣, 便說了幾句, 迎春勸止不住。這時, 寶釵、黛玉、寶琴、探春來看她, 問她剛才誰在拌嘴,她還掩飾一下,說是不必問,不過是小題大作。把為金絲風事使兩個局外人, 一個乳母之媳, 一個迎春之奴爭吵的事, 丟在一邊去了。
詞義: 小題目做大文章。小題: 明清科舉考試, 以“四書”的文句來做考試文章的題目。如果以“五經”的文句出的題目, 就叫“大題”。本指用五經文之法來作四書文, 后指文章的一種作法, 小題目做大文章。亦用來比喻把一件小事當作大事來做。
書證: 清·方東樹《昭昧詹言》卷二十:“ (山谷詩《云濤石》) 全是以實形虛, 小題大作, 極遠大之勢, 可謂奇想高妙。”曹禺《雷雨》第四幕:“(魯貴) 覺得大海小題大作, 煩惡地皺著眉毛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小心翼翼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爾虞我詐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