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哀而不傷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哀而不傷:āi ér bù shāng
詞源: 《論語·八佾》: “子曰:‘《關睢》樂而不淫, 哀而不傷。’》
詞由:《關睢》是《詩經》 的第一篇,寫的是一個青年男子追求一個窈窕淑女的故事, 可是孔子卻認為是寫周文王和后妃的事。說周文王在沒有得到后妃的時候, 翻來覆去睡不著覺; 得到了后妃就高興得很, 奏起琴瑟鐘鼓的音樂來。孔子說, 這表現了周文王品德: 后妃原是一個品德高尚的女子,淑女應配君子,所以周文王就想和后妃婚配。在沒有得到后妃的時候, 周文王雖然表現了悲哀之情, 但是并不過分, 沒有因此而悲痛欲絕; 后來和后妃結婚了。周文王當然很高興, 但也不過分, 沒有表現出放蕩的行為來。詞義:憂愁但不悲痛欲絕。朱熹注:“淫者, 樂之過而失其正者也。傷者, 哀之傷而害于和者也。”原形容文學藝術作品具有中和之美, 后也比喻做事沒有過頭也無不及, 正好適中。
書證:宋·程敦、程頤《二程集》外書卷六: “哀窈窕,思賢才,‘求之不得,展轉反側’, 是‘哀而不傷,。”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第四卷, “王爵與王惠哭做了一團,四個婦人也陪出了哀而不傷的眼淚。”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十三: “她喜歡打扮, 愿意有朋友, 可是這都不過是一些小小的, 哀而不傷的, 青春的游戲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哀毀骨立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唐突西子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