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長生久視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長生久視:cháng shēng jiǔ shì
詞源: 《老子》第五十九章:“有國之母, 可以長久, 是謂深根固柢, 長生久視之道。”
詞由: 這是說的治理國家的事。春秋戰國時期, 大小國家有幾十上百個, 特別是小國, 有的早早就被大國滅掉了, 有的就是直到春秋戰國末期還存在著。這里面有個根本性的問題,就是老子說的“有國之母”。國家的存在, 有個根源的, 這個根源就是安。國家安定, 人民安寧。這個安又從那里來呢? 老子說: 要重積德。積德就是國家能長久存在下去的根基, 有了堅實的根基, 再去做其它方面的事。根深才能葉茂,其它方面的事都是枝葉。老子所說的德, 就是人的本性。積德就是尊重人的本性,發展人的個性。這個,才是國家的長生久視之道。
詞義: 長久生存下去而不老亡。長生: 長存不衰; 久視: 不老。
書證: 《荀子·榮辱》:“孝弟原愨,軥錄疾力, 以敦比其事業, 而不敢怠傲, 是庶人之所以取曖衣飽食,長生久視, 以免于刑戮也。”明·趙弼《兩教辨》:“老僧大言曰:‘我佛如來開八萬四千清凈法門, 除八萬四千煩惱障礙……接引眾生, 同登彼岸。豈比爾道者之言, 拘拘乎養此幻軀, 惟求長生久視, 作漏世之精也耶!’”
上一篇:成語《銖積寸累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長驅直入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