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招兵買馬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招兵買馬:zhāo bīng mǎi mǎ
詞源: 明·毛晉《六十種曲·白兔記》:“老夫我打聽太原并州岳節度使招兵買馬, 積草囤糧; 你武藝過人, 如何不去?”
詞由: 五代殘唐時代的劉知遠, 因父母早死, 生活無依靠, 青年時就流落在外, 被徐州沛縣李家莊李員外收為義子。李員外見劉知遠生相不凡, 頗有才干, 料他往后定有發達之日, 便將三女許給了他。成婚不久, 李員外夫妻雙亡。大兒子李洪見劉知遠窮困潦倒, 便逼迫三妹改嫁, 被劉知遠痛打了一頓。不久, 為劉知遠做媒的李三妹的三叔知道了李洪企圖拆散他們夫妻后,十分同情地開導劉知遠說:“我打聽到太原并州岳節度招兵買馬, 你武藝過人, 為什么不去?倘然一刀兩劍取個前程, 有什么不好?”劉知遠聽了真的投軍去了。他先做更夫,后當軍士。一次,他在平亂中立了大功,被朝廷封為九州安撫使。
詞義:招兵丁買馬匹,組織、擴充軍隊。招:招募。后比喻組織、擴充人員。亦作“招軍買馬”。
書證: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二十八回:“于是遂起軍往汝南駐扎,招軍買馬,徐圖征進。”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三十一:“賽兒就掛出安民榜子,不許諸色人等搶擄財物,開倉賬濟,招兵買馬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抱薪救火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持平之論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