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龍山落帽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龍山落帽:lóng shān luò mào
詞源: 南朝·宋·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識鑒》:“武昌孟嘉”劉孝標注引《孟嘉別傳》:“為征西桓溫參軍。九月九日溫游龍山, 參寮畢集, 佐吏并著戎服。風吹嘉帽墮落, 溫戒左右勿言, 以觀其舉止。嘉初不覺,良久如廁, 命取還之, 令孫盛作文嘲之, 成著嘉坐。嘉還, 即答。四座嗟嘆。”
詞由: 這是說的晉代孟嘉任征西將軍桓溫的參軍時, 所發生的一件趣事。九月九日桓溫到龍山去游宴,所有的手下將領、官員都參加了,大家都穿著戎裝。忽然一陣風吹來,把孟嘉的帽子吹落了,可孟嘉還不知覺。桓溫叫大家不要告訴他,看看他會有什么樣的舉止。過了一個時候進屋子了,桓溫叫把帽子還給他,同時叫孫盛寫幾句話嘲笑他一下,帽子和字紙一齊放在孟嘉的座位上。孟嘉到了他的座位一看,隨即就寫了幾句話回答,文辭優美,在座的人都極為嘆服。
詞義:孟嘉在龍山因風吹落帽增添了游宴的樂趣。龍山:我國名為龍山的地方很多,這里是指湖北省江陵縣西北的龍山。
書證:宋·辛棄疾《念奴嬌·重九席上》。“龍山何處?記當年高會,重陽佳節。誰與老兵共一笑,落帽參軍華發。”
上一篇:成語《雞骨支床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龍驤虎視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