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《軒然大波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軒然大波:xuān rán dà bō
詞源;唐。韓愈《岳陽樓別竇司直》:“軒然大波起,宇宙隘而妨,巍峨撥嵩華,騰踔較健壯。聲音一何宏,轟輵車萬兩。猶疑帝軒轅,張樂就空曠?!?/p>
詞由:韓愈在永貞元年冬從陽山往江陵去,路過岳州,登岳陽樓一游。這時,竇庠以大理司直的身分,在岳州負責公事。韓愈寫了一首詩向竇司直告別。詩一開始就描述洞庭湖的壯觀。洞庭湖是中國的第一大湖,南邊所有河道都把水注入洞庭湖,北邊和長江相連,方圓有七百里,實是天下奇觀。在有風的時候,就掀起了巨大的波濤,浪頭之高,簡直可以和嵩山、華山相比;波浪翻滾,氣勢該是多么的威武啊!聲音呢,宏大得不得了,就象幾萬車輛在滾動那么作響。聽到這個聲音,真使人覺得是軒轅皇帝又來到了洞庭湖,在奏咸池之樂呢!
詞義:洶涌的波濤掀得很高。軒然:波濤高高涌起的樣子。比喻大的糾紛或風潮。
書證:鄒韜奮《經歷·一種有趣味的工作》:“他補考后仍得到不上十分的成績。我對此事的辦法是決定他不能升級。這個決定居然引起了一個軒然大波!”
上一篇:成語《踔厲風發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
下一篇:成語《造謠生事》什么意思|出處來源|詞義|詞由